高校筹资体系建立探求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的快速进展使得各院校对资金的需求量不断增长,然而高职院校筹资渠道比较单一,国家政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章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构建了一套高职院校筹资体系,以促进高职院校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关键词】高职院校;筹资渠道;体制 一、我国高职院校筹资现状 高等职业院校筹资机制是高职院校为筹集办学资金而构造的筹资系统及其相互联系、作用和推动其运行的具体方式。国外发达国家在扩展高职教育筹资方面有多年的探究和实践,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多数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筹资渠道成多元化势态进展,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投入、学杂费、助学金及合同款项、捐赠收入、销售与服务收入、其他收入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来自政府投入、学杂费、销售与服务三个渠道的收入占总经费的绝大部分。 我国作为进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十分紧张,高职教育面临良好的进展机遇。但进展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而我国高职院校资金来源渠道又比较单一,仅能维持学校基本日常开支,用于教学设备与设施的建设资金严重短缺,这已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进展的瓶颈。因此,如何突破传统的筹资模式,拓展筹资渠道并提供制度保障是本文讨论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筹资体系的构建 (一)高职院校筹资渠道的拓展 近年,我国高职教育的进展对资金的需求呈增长趋势,传统的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已满足不了职业教育进展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筹资经验拓展资金来源。 1.银行贷款。高校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只能满足日常教学活动各项开支,很难有大规模的节余资金投向基本建设。高校由于具备政府的有力支持,具有较稳定的财政拨款和学生学费收入,行业的进展比较平稳,与企业相比面临的经营风险相对较小,因此教育投资日益受到金融行业的重视,逐渐成为金融行业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普遍大规模地向银行贷款。 2.社会集资支教。社会集资主要是指由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为高校建设垫付资金。例如,我国当前大学新校区的学生公寓大多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出资建造的。学校和企业签订关于资金投入和返还的协议。大学新校区建成后,学校将资金返还给企业的途径主要是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此外还包括新旧校区土地资产的置换收益、配套服务的经营收入,以及后勤部门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收入等。 3.科研、产业公司的运作为高职院校提供资金保障。高职院校可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研发优势、岗位培训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