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设计助推地方文化产业进展 摘要:文化产业在国际经济进展中已成为战略性产业之一,携带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产业更因其独特的文化性、创意性成为区域经济进展的核心力量。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应深化文化传承职能,发挥高校智库优势;强化交叉学科进展,彰显文化创意潜能;完善校企合作模式,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助推地方文化产业进展。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地方文化产业 应用型高校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以服务地方为办学宗旨,以满足国家社会经济进展需求为目标。其相对于学术型高校,具备紧跟社会进展动态,密切参加市场经济活动,敏锐感知社会对高校科研成果需求,科研成果转化率高、转化周期短等特征。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发挥人才密集、文化储备深厚的智库优势,打破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需求不兼容的壁垒,打破不同学科知识体系不融合的固有模式,强化创新创意人才培育属性,主动服务文化产业,为地方文化产业在经济领域的快速进展,在文化原创创意方面的迫切需求,注入强大动力源。 一、文化产业概念及进展现状 文化产业的概念、分类标准及行业界定目前在学术界并没有明确而统一的划分,各国因国情及经济文化进展的不同,具有各自的侧重点与倾向性。文化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 1998 年英国《CreativeIndustriesMappingDocuments》(《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1]。其强调个人的制造力及技术能力为企业进展动力,强化知识产权并通过制造财宝及增加就业机会增强英国的经济竞争能力,在美国被称为“娱乐产业”,着重提供具有娱乐性及体现时代性的文化产品及服务。同时,美国强调其创意及知识产权归属的版权性,将其称为“版权产业”,形成对文化创意知识产权强有力的保护。行业划分主要涵盖出版业、歌剧、戏曲、歌舞演唱、时装设计、游戏及视觉艺术等领域;在日本被称为“内容产业”,从产品内容出发,以信息或娱乐为主,包括影视、演艺、动画、游戏、出版、艺术设计、主题公园设计等。在我国,文化产业被界定为能够提供文化产品创意、生产及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进展的若干意见》将其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其形式是以一种文化因素或主体性文化为依托,由个人或团体为组织形式,通过创意设计、技术制作并以产业化形式进行开发营销。文化产业涵盖内容多元,包含电影电视、动漫等传媒艺术;艺术歌舞等舞台表演;工艺美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