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调研报告_第1页
1/16
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调研报告_第2页
2/16
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调研报告_第3页
3/16
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育调研报告 工作室作为艺术设计人才培育的一种常规模式,被当前我国普通高校普遍推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才培育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动手实践的能力早已不能满足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客观需要。诸多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育停滞不前,特色不明显,工作室内涵肤浅,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学校对工作室的定位不太清楚,导致以工作室为载体的人才培育模式弊端不断显现。因此,基于工作室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势在必行,已成为众多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育改革讨论的重要课题。为了针对性地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依据,笔者讨论团队展开了为期三年(2024 年 8 月至 2024 年 10月)的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育现状抽样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1.行业对设计人才核心能力与素养的需求是什么;2.设计师工资与生活现状;3.高校设计人才培育定位特色;4.高校设计人才培育方案及课程设置;5.高校设计类大学生年均阅读数目数量;6.高校设置工作室的情况;7.设计工作室定位的清楚度;8.高校设计工作室的管理模式;9.工作室招收学生的条件与要求;10.学校对工作室的建设支持情况;调查的范围为成都、武汉、长沙、广州、杭州等中部地区五个城市,每一座城市选取 5 所设置有设计工作室的普通高校和 5 家设计企业;调查的方式为现场参访及电话咨询。根据调查的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国设计人才培育现状分析 (一)技能基本满足市场应用需求,但创新应变能力较弱。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培育普遍是以应用型人才为特色,改革开放以来高职高专作为高等教育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培育了大批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赢得市场的青睐。近 5 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部要求 600 所普通高等院校逐步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这一改革举措的实施,我国大部分新升格的一本、二本院校的设计人才培育基本上走向应用型和技术型的进展道路,诸多本科院校也仿效高职院校打出了“零距离上岗”、“订单式培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旗号的方式继续扩招设计类专业学生,设计类专业在全国本专科院校中的覆盖率非常大,几乎名列前茅,每年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成井喷态势进展,从而导致教育部不得不亮出红牌以限制这类现象的盲目进展。尽管这系列措施对于满足我国经济社会进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保障人才的就业率等重要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但人才培育标准化和批量化,大大脱离了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