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综述 摘要:社会的不断进展也推动了教育的进展,新型的科技也走入了高校的教学当中。为了更好的响应国家的号召,“互联网+”教学模式在多个高校已经开始实行,而艺术设计教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更适合运用“互联网+”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教学模式下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方案进行探究。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教学改革 一、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现状 (一)缺乏清楚的培育目标和定位。高校的艺术设计人才的培育模式要根据时代的需求进行调整。时代不同,就会导致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也不同。我国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分类大概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应用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决策型人才,这三个方面的人才在能力上不相上下,但是,在我国目前的进展现状中,企业更偏向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在进行艺术设计方面人才的培育时,要把培育人才的应用能力放到首要位置,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缺乏对艺术设计人才教学的清楚的培育定位。(二)课程设置欠缺。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上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多数高校都在不断扩充艺术设计人才的招生规模,但是这样盲目的扩大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学习的课程安排上与纯艺术专业的学生十分相近,这样就导致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专业技能培育,在专业课方面没有足够的课程安排。而且,部属高校在进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安排时,只是一味的参照艺术类的学院进行课程设置,有没有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出发,因此,这些高校的艺术设计学生的质量很难比得上其他专业院校。(三)师资力量不充足。从上文得知,高校对艺术专业的人才扩招导致了师生比例失衡。同时,现在多数高校在老师招生时更偏向年轻老师,所以选择的往往都是应届的讨论生毕业生或博士生毕业生,这种老师通常没有足够的教学能力,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因此在授课时更多偏向理论知识的传授,也就导致教学内容枯燥无味,难以提起学生的听课兴趣。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老师队伍流失较明显,由于很多院校,尤其是地方院校不能给高校艺术设计老师提供足够的工资待遇,而这个专业用是相对其他专业来说消耗资金较大的,这就很容易导致一些优秀的老师力量离开地方院校,走向重点院校,甚至走向国外院校。还有,多数学校在进行艺术设计专业扩招的同时,并没有及时跟进硬件配置,导致学生接受的教育不专业,不利于学生的进展。 二、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