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视唱练耳综合能力培育讨论 【摘要】增强课程的综合性,不仅能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积累音乐审美经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还能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坚定文化自信。在高校视唱练耳课堂教学中,拓宽视唱练耳教学思路、进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以及对我国汉族、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与世界民族音乐元素的多元化学习,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育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音乐专业;视唱练耳;综合能力 视唱练耳是一门音乐专业基础课程,为学生的理论学习与艺术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视唱练耳不仅仅是视谱即唱与听写听记这种单纯的技术训练,更重要的是进展和提高音乐听觉与记忆能力,丰富音乐语言与表现力,使学生能够感知、分析与理解音乐内涵。通过与其他学科间的渗透教学以及对我国汉族、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与世界民族音乐元素的多元化学习,能够推动视唱练耳课堂教学与培育学生音乐综合能力。 一、学科间的渗透教学 在视唱练耳课堂教学中应结合理论与实践,注重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积累丰富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从而推动专业学习。(一)音乐专业课:声乐、器乐、合唱与指挥通过实践训练来增强学生的听唱能力。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内心体验和感觉上的认知建立正确、良好的声音概念,可以借助声乐中的发声要点对学生所唱曲目在声音上进行调整。歌唱原本就是通过音乐的形式来表达思想和抒发感情的。因此,对声音的质量要有所追求,声音应纯净悦耳,音色富有感染力。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凭借自己擅长的乐器(小提琴)演奏出器乐视唱曲目,给予学生最直观的感受与一定的视唱启示,比如乐句的划分、连唱或断唱的运用以及音乐表情、力度变化的处理方式。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合唱与指挥课程的知识要点发现并解决视唱中的问题,如将合唱中的协调、均衡、谐和等概念启发性地渗透到视唱过程中。视唱多声部作品时,学生通过声音音响来再现音乐内容、传达思想感情,在整个视唱音响中,每个声部都有自己的任务与要求,不仅要随时监听邻近声部的声音,还要顾全大局监听整个视唱的音响效果,只有在音量、音色和音准上相匹配,此时音响才是协调的。音量、音色构成的均衡以及声部间音高音准构成的谐和并加入对音倾向性(扩展或缩减)的认知与训练,都相应地与准确表达作品内涵息息相关。视唱多声部作品应注意的起声、换气以及呼吸可以通过演唱与学习经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