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共享课程建设讨论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进展,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已经开始向数字化转型,财务共享模式在降低成本、加强管控方面的价值逐渐被社会各界所认识,会计人才培育模式也面临着转型,亟需开设财务共享相关课程。文章结合财务转型,探讨新时代高校财务共享课程建设,以促进高校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育模式,提高人才培育质量,为高校财务共享相关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务转型;财务共享;教学模式 一、引言 财务共享模式作为现代企业智慧财务的切入点,推动了企业“业财一体化”的进程、推动了企业对于云计算、大数据的运用。财务共享模式将原本分散在不同地区、不同实体中的会计业务集中在财务共享中心进行处理,保证了业务处理的法律规范性,节约了成本,同时加强了集团的管控。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和实施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型升级,实现企业价值增值。同时,大数据、云计算和财务转型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基地、创新实践的载体,如何有效实现社会进展需要与人才培育的对接,推动人才培育模式改革与转型,培育适应时代进展需要的会计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财务共享中心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的,需要的不仅是擅长基础核算、从事简单重复性劳动的财务人员。财务共享中心在建设、运营的不同阶段对人才的需求有所不同,而且人才在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运营中也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在高校的人才培育方案中,应结合财务共享模式对人才的需求特点,构建、优化财务共享课程体系,完善财务共享理论及实践课程,确定课程的目标、授课模式以及考核评价方法,培育新时代全面型财务共享人才。 二、财务转型对会计人才的新要求 (一)核算型转向管理型。随着智能化与财务共享模式的密切融合,大量重复的、规律性强的、容易标准化的会计业务将由计算机完成,而且随着流程的不断优化、标准化,越来越多的业务将纳入到财务共享中心自动完成,企业所需的核算型人员将大大减少,财务人员将更多地参加到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经营预测等其他方面,财务人员的职能正面临着由传统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高校在培育会计人才方面也面临着转型,应调整相应课程的结构体系,培育社会需要的管理型会计人才。(二)大数据的应用。由于财务转型、大数据技术的全面推动,财务人员将面临海量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和大量非结构化数据,财务人员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