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重大活动档案管理讨论 一、高校重大活动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一)校园中的大档案意识较差 目前,一些高校相继出台了本校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并且都明确界定了重大活动的涵义及重大活动档案材料的范围,同时也为档案业务管理部门的作用、职责进行了明确定位,因此,重大活动收集难的问题从政策方面已基本得到解决。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开展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环节甚至每一个参加者,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同时,由于档案对学校长远进展的作用较为抽象,使一些相关的部门或个人还存在有对重大活动档案工作认识浅薄、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其表现为只注重活动本身而忽视其中的材料归档工作,使全面收集、科学管理重大活动档案工作还不能完全落到实处。 (二)档案管理部门介入不够,监督指导缺乏力度 部分高校或院系活动虽然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活动主办单位却缺乏收集、整理重大活动档案的主动性。各高校制定的《高校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虽然提出了档案管理人员要与有关重大活动组织单位协作,提前参加重大活动档案收集管理工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档案管理部门提前或直接介入重大活动了解活动动态,通常还得不到有关承办单位(或部门)的认可,档案部门自行派人员参加重大活动进行档案的收集在权限上还不能名正言顺。并且在实际工作中,档案部门一般还不能从重大活动一开始就参加其中,导致档案部门不熟悉重大活动的整个过程,不能及时把握相关材料,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档案部门仍不能真正对一些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与指导,特别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活动组织或承办单位虽有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档案,但存放无序,收集、整理和归档处于茫然状态,更谈不上制度化和法律规范化。 (三)管理措施不到位,各项法规执行不力 各高校的重大活动管理办法对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内容均有明确规定,并对重大活动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这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对重大活动档案的管理提供了依据,对硬件防范措施作了有益的补充。但是因对重大活动的范围界定过宽,对整理的要求又太过笼统,还有待细化和完善,致使重大活动档案在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环节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将重大活动档案作为一个独立体予以管理还需要较以前的分散管理形式缺乏更具体、可操作的技术指标;一些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更换频繁,或者兼职太多,对重大活动档案的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