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院系业余团校建设论文 摘要:目前,在大多数高校里,院系业余团校作为重要的共青团基层组织和工作载体,其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文章结合长期实践和调研工作,探讨了如何加强高校的院系业余团校建设,同时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业余团校;调研 高校院系的业余团校是培育优秀团员、团干部的教育性组织,是思想政治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工作载体。从业余团校自身特征而言,业余团校实际上是一种短期业余性的培训组织,本身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的优点,能够较好地吸引大多数学生自觉地参加进来。但是,这种短期性、业余性也如一柄双刃剑,容易造成业余团校办学随意性较大,具体课程教育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密切,导致团校培训拘泥于形式,变成了“走过场”。如何使业余团校工作更好地贴近当代青年学生,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已成为许多高校思政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文章结合长期工作实践,对如何加强高校院系的业余团校建设加以探讨。 一、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用以调整、约束行为,使行为无法超越“度”的法律规范,制度建设的核心在于章程的法律规范性、公开性、可操作性。只有制订可行的规章制度,才能使团校的运作正常化、法律规范化,才能保障团校组织的稳定性,激发培训学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一)制定严格的选拔制度和结业制度 严格的选拔制度是保证团校培训质量的第一道保障。笔者在团校实行较为严格的入学考试选拔制度,包括以团章和近期的时事政治为主要内容的闭卷入学考试,以及考前学生调研部门对每一个报名学生的平常综合能力的问卷调查。一般均会在试卷的最后出一道思维空间面较广,可供学生自由发挥的论述题。 通过双管齐下,提高入学门槛和难度,使那些积极向前、能体现先进性的有真才实学的学生成为团校的学员。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入学学生精英意识的培育,在学生中营造以“尽早上团校为荣”的趋从意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保证入学学生的质量和团校培训的质量。 (二)制定严格的培训计划和学习制度 培训计划和学习制度是团校制度建设的主干。团校的培训计划主要指团校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培训进度,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团校培训主要以授课与自学相结合,辅之以演讲、辩论、座谈会讨论、知识竞赛、论文评比等形式。而学习制度主要包括考勤、作业考评、课堂纪律等,体现为: 1、严格考勤。学生出现两次及两次以上迟到、早退或旷课现象的不得从业余团校结业。 2、参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