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老师职业道德讨论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青年老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思想意识匮乏、责任缺失等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求高校青年老师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不断强化对职业道德法律规范的遵守,高校与社会共同制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培育环境,共同提高青年老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关键词:高校;青年老师;职业道德 老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形成的职业道德。新时期,我国教育部门对老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越来越法律规范。高校青年老师的职业道德是其在教育活动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职业道德规划是调节老师与社会间的关系的基本准则。高校每年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大量优秀人才,高校学生的培育离不开老师教育。不断提高高校青年老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为我国高校学生的教育成果提供保障。 一、目前高校青年老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意识问题。老师对于高校能不能培育出德、智、体全面进展的人才有着关键性的作用,甚至老师的思想水平可以影响到学校、社会的思想政治水平。目前多数青年老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有良好的思想觉悟,但仍有相当数量的老师思想政治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调查数据显示,有部分学生认为多数老师目前不具备奉献精神,甚至认为一些青年老师严重缺乏思想政治觉悟,根本不配做高校老师,其中严重的问题归属为敬业精神与责任心。学生对青年老师思想觉悟的不满,恰恰表明老师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有待于提高。当然,青年老师的思想政治问题也有学校的一部分责任。高校在招聘青年老师时,往往更看重的是老师的科研能力与经验,对于青年老师的师德评价较为笼统,高校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较多,但对于老师的思想教育却听之任之。归根结底,青年老师对于自身职业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甚至三观出现问题,抗压性不足,没有敬业精神。(二)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青年老师职业道德组成中教学工作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校通过老师完成对学生人才的培育。青年老师的教学工作态度只能用一般来形容,因为在教学方式中还是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根据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对教学改革的讨论非常少,不会出明显的差错,但也没有寻求创新的动力与行为,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与塑造。慢慢地,高校青年老师的重点都放在科研、访问上,而不是教学上,这是职业道德建设中典型的本末倒置。同时,对于单纯教学而不重视对学生人格培育的老师,其自身也存在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青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