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级公路机械化养护探讨论文 摘要:施工工艺的采纳、施工组织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进度控制等方面正在逐步总结出一套适合高等级公路机械化养护站工程实际情况的施工技术、组织、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方法。现就高等级公路机械化养护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管理、工程质量管理等方面,结合养护站在西铜、西临、西宝、机场线的施工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机械化养护工程施工工艺 我省四条高等级公路自建成通车以来,其路面在车辆荷载作用和风沙、雨雪、日晒等自然气候因素影响下,再加之原路面存在的施工质量缺陷,导致路面出现坑槽、松散、拥包、车辙、搓板路、路面沉陷、桥头跳车、路面龟裂、网裂等病害。由于我省四条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时间不同,施工条件不同,交通状况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其各自主要存在的病害类型也不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主要依据交通部部颁法律规范关于高等级公路新建工程施工工艺有关条目规定,根据各条线路路面主要病害类型,施施工场地点具体情况,交通安全状况,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并结合养护工程的特点,在施工工艺的采纳方面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作了一些小小的改进。这些经验在施工实际应用中,不仅有效保证工程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机械的使用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主要施工工艺及相应的技术保证措施,并结合施工实际情况简介如下: 1.测量端面的选取水准测量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拉坡效果、材料用量、路面平整度、纵横坡是否平顺。在进行旧路面测量时,实行网格布点方式,考虑到铣刨宽度为 2 米,路幅宽度一般为 10.5 米,因此纵断面一般取 6 个,选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点,这不仅准确反映旧路面病害状况,也为铣刨作业提供准确铣刨数据。 2.线型衔接平顺的保证措施路面维修工程决定工程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新旧路面线型衔接是否平顺,主要在于纵横坡设计是否合理。工程实践中往往出现纵横坡二者发生矛盾的情况,应把纵坡控制放在第一位,横坡兼而顾之。经过西铜公路 K73 左半幅工程实践证明,效果较好。 3.铣刨工艺根据旧路面测量结果确定的铣刨深度进行铣刨,为保证工程质量的稳定性,对一次铣刨后联结层仍存在龟裂、松散现象进行二次铣刨,直至出现稳定基层。在进行西铜线 K32+800 左右半幅、K55+250 右幅施工时,由于路基压浆处理,路面被水泥浆顶起,形成 25CM 高的拥包,在保证 4CM 面层摊铺厚度的原则下进行铣刨,铣刨面出现未板结成型二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