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内部控制论文 一、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先进的内部控制方法与手段 内部控制活动的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活动的质量。当前,高等院校内部控制活动主要以财务收支控制为主,对财务账目进行审批制度的构建以及审计程序的建设,重点是要保障高等院校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但是,大多数院校的内部控制活动没有实现高效的信息化,使得内部控制活动难以与日益扩大的高等院校运营业务范围相适应。信息沟通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要素,是内部控制制度协调产生作用的关键所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需要对院校各个部门、各种投资业务等的信息进行及时、高效的搜集。但是,由于高等院校各个部门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的建立难度较大,导致内部控制实行过程中信息无法准确获得并迅速在各个部门进行传递,影响了内部控制活动的质量。 (二)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监督力度有待提高 高等院校内部的组织结构以严格的条块状结构为主,审计机构多与其他部门相平行,审计人员独立性相对较差。由于院校与企业的根本性质不同,审计人员的人资关系无法直接归股东会控制,而是在院校领导的控制下进行内部审计,使审计人员的独立性较低。这样一来,高等院校内部财务审计人员的利益受院领导和其他部门控制,使得内部审计的监督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无法对上级或其他平行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有力的监督。有的院校将审计部门挂靠在纪检监察部门内部,但是其工作主要是审查一定时期内各个部门的收支情况,或者受纪检部门委托对个别的违纪案件进行审查,这样的事后审计模式无法使内部审计职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二、高等院校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改善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环境 首先,要加强高等院校各个部门和人员,尤其是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保证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促使高等院校逐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对院校年度工作计划予以审查批复,还要对内部控制人员制订的内部控制报告进行严格审查,并对内部控制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逐步使内部控制制度化、常规化。其次,还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报告机制、内部控制考评机制、内部控制人才培育机制以及内部控制成果运用机制等。最后,从宏观上来讲,相关教育行政机构及立法机构要完善内部控制立法,使内部控制机构和人员可以依法履行职责。同时,要对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