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外语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实行实践式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加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有持续性地将习得的语言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有效促进知识的吸收、内化与输出。在分析实践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外语教学中发挥作用的基础上,从完善课堂实践教学、设置英语自主学习实训室、加强校内实习和实训和鼓舞老师“走出去”参加与教学相关的培训等四个方面探究了如何在高职院校有效开展外语实践教学模式,期望能为从事语言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语言实践;外语交际能力;高职院校;外语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以“精准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育模式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也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为就业时刻做好准备,在有限的教学周期内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实践能力是高职老师的使命和任务。在激烈的就业市场里用人单位看中的不仅是应聘人员的专业素养,也会对他们是否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加以考量。依据教育部《关于全面强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24)文件精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进展道路”的指导方针,各高职院校应在全面完成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的转型升级,通过多种措施互为补充的综合运用,提升学生的语言有效输出能力,尤其是口语技能。 一、实践教学模式在高职外语教学中的优势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推动学生持续、深化地维系某种知识的学习,要让学生感兴趣、有期待、被挑战(充满正面,积极的竞争氛围的构建)。英语作为中国学生多年来接触最多的一门第二外语,着实耗费了师生大量的时间,取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费时低效、哑巴英语是对其学习效果的最佳描述。虽然目前各种 app 和专业语言学习网站、培训机构开发了大量的语料库资源,但鲜有学生对其进行持续性的关注和跟踪学习,课堂仍是他们语言习得的主阵地。然而,在高职院校,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差异性和生源层次多样性的客观存在,致使老师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无法根据既定的思路予以顺利实施。高职学生的交际意愿和自我效能感较低,轻易不敢挑战和突破自己陌生的领域,畏难情绪和抵触情绪较高。长此以往,就会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老师要通过符合不同层次学生认知水平的多样化的语言情境的设置来落实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尽可能地积极参加到课堂的讨论中去。通过切身的探究和操练,感知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和力量,感受语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