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工商管理毕业实习讨论 一、讨论背景 毕业实习对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管理较为松散,缺乏一整套关于毕业实习的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法律规范,导致对离校参加毕业实习的学生未能实施必要且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学生实际上处于“放羊”状态,理论与实践无法衔接。 二、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实习学生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实习的特别性。首先,毕业实习的特点:一是时间长,高职三年制的最后一学年或一学期;二是实习点多,人员分散;三是实习方式大多是顶岗实习,要求比较高。其次,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分散实习学生的管理鞭长莫及,而企业又难以根据学校的教学目标和实习实训要求来有效管理学生。(二)学生问题。首先,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不够强,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缺乏自我管理意识。其次,在毕业实习时间长、实习点分散、实习要求比较高的情况下,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离学校管理的状态,导致其在实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无序失控的现象。(三)实训基地支撑人才培育效果不理想。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育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实操训练是关键环节。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对内实训条件未能满足人才培育目标的要求,对外缺少良好的实训基地。1.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关系难以协调。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企业的支持和参加,但现实中,很多企业与高职院校在互赢互利的问题上存在矛盾,双方合作开展实习实训的积极性并不高,往往实行敷衍应付的态度,出现了学校与企业关系难以协调的尴尬局面。企业参加意识不强的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和企业的需求难以协调一致,学校旨在培育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而企业的目的是招工,认为没有义务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往往不能配合学校开展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实习目的。2.实习实训计划不稳定,管理松散。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实习实训在合作企业有序进行。但是,大多数工商管理类专业没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甚至出现实习实训岗位与该专业人才培育目标所确定的岗位不一致的问题,使教学计划无法实施,也使实习期间学生的管理难度加大。(四)缺乏法律规范的考核机制。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毕业实习学生的管理较为松散,缺乏质量管理制度与评价法律规范,没有对实习学生实施必要且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即组织管理和考核机制跟不上,实习实训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