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德育课程讨论论文 一、德育模块化课程瓶颈 近十年来,职教同仁在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和现代化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境,具体表现为: 1、理念陈旧,内容滞后 德育课程设置的理念没有全面突破,没有形成大德育的机制和氛围;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仍然没有根本改变,按学期/学年序列讲授一门课程。教学内容远离学生和社会生活的实际,缺乏生活气息,抽象枯燥;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脱节现象尤为严重,难以彰显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特色。 2、缺乏针对性教材和科学的评价机制 高职德育教材基本沿用中职的教材,四门必修,一门选修,另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德育的理论知识和德育的行为实践严重脱离,学生“德育成绩高,道德素养低”,严重地弱化了德育课的功能。对学生德育全面表现的客观科学的评价环节尚须完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3、缺乏改革的政策依据 长期以来,德育课的超强的政治性功能,让德育课程附着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德育课程改革的依赖性和受限性尤为明显。中职德育课程及其内容具有政府主管部门的明确的规定性,而高职德育课程只有参照性;没有权威的行政部门文件的明令指示,高职德育课程改革是不可越雷池一步的。 所有这些严重背离高职护理德育课程的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宗旨。因此,努力建立科学、全面、综合、开放的并能适应 21 世纪的高等护理职业教育进展需要的德育课程体系,德育课程的全面改革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二、德育模块化课程的要素 1、“大德育”的界定,“大德育”是一个时空范畴 从时间上,“大德育”贯穿学生高职学习的始终,可谓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大德育”涵盖了校内外的所有场合,可谓无处不在;从教育主体讲,“大德育”涉及所有教职员工,可谓全员有责;从德育环节来看,“大德育”渗透到一切活动之中,可谓事事相关。 2、对课程的解读,“课程”一词有众多表述 本课题讨论采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O)1997 年新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对课程的表述:“课程是根据教育内容确定的,是完成确定的某项目标或明确规定的教育任务而组织的有一定排列顺序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的含义比一门课或一组课的含义更广。基于这样的课程理解,大德育理念下的德育课程既包括编入课程的各门课,而且也包括各门课以外的科目及课外活动;既不必过分注重学科的理论体系,也不必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