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效果评价 小组考核方法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接受他人观点及挑战,是建立在小组合作学习基础上的集体考核方式。护理技能操作是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的重点项目之一,专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操作考核极为重视,所有临床护理专业课程的实践内容都要求进行操作考核,一般认定必须达到 80 分以上才能合格,对不合格的学生还需要再安排时间进行操作补考[1]。近年来学院升格并通过评估工作后在专业教育招生人数方面有所增加,老师队伍更加壮大,一些教学工作量及考核学时量也凸显得比较突出,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完成对高职护生的专业有效考核是目前各院校专业老师需要解决并探讨的核心问题。部分学校提出了在核心课程的技能操作考核中开展小组考核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将其应用于潍坊护理职业学院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基础护理技能操作考核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讨论对象。选择学院 2024 级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 252名学生为讨论对象,女生 198 名,男生 54 名。学生年龄范围在 18岁~20 岁之间。学生同意本讨论的内容并同意参加。(二)方法。1.考前准备。过去传统操作考核时,每班考核时间为 4 学时,均为 1名老师考核 1 名学生[2]。本次小组考核方式前向学生说明考核方法并做好相应准备,252 名学生分班进行考核。将每个班学生分为16 个小组,每小组约 4 人左右。2 名专业老师负责考核,每名老师负责每个班 8 个小组的考核并用 2 学时时间。2.考核内容。本课程本次小组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基础护理技能操作和健康教育能力,特别是对患者操作前后的沟通技巧与病情解释。将传统的考核内容进行适当情境化整合,例如以一个病例为基础,整合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同情境、不同时期对其进行的基础护理操作,以任务驱动形式对学生进行相应考核,同时设 3 个情境(含不同的工作任务),每小组分别抽签选取 1 个情境准备并进行考核。3.考核实施。小组考核中,每个小组中 1~2 人扮演护士,1 人扮演家属,1~2 人为观察者。根据她们在考核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小组成员的角色位置。在考核过程中,假如学生出现明显错误、较长时间停顿或偏离主题时,则此次考核立即终止,更换小组内学生角色后重新开始考核。每组考核时间大约在 6~8 分钟。观察者表现也是小组集体表现中的重要一环,接受考评老师的最后评价。4.计分方法。小组成绩包括技能操作与健康教育能力两方面得分,其中,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