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老师微课制作能力讨论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提倡网络课程、MOOC、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开展,微课作为一种支持老师教和学生学的新型课程资源,由于其本身具有的时间短、结构良好、以微视频为载体的特点得到广泛使用。但是,“对微课认识不到位,微课缺乏有用性、微课制作质量不高、微课应用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各高校微课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自 2024年开始在全校推广微课的建设和应用,笔者作为信息中心人员结合讨论项目开展了对高职老师微课制作能力提升策略的探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高职老师;微课;制作能力 一、背景 笔者认为,与其他信息技术整合教学遇到的困境类似,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微课建设与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提高老师的微课制作能力是在学校中推广微课的决策者和组织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二、学校建设基础 自 2024 年引入网络教学平台以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在校内形成了“合格课程—优质课程—精品课程”的三级课程项目建设机制,老师申报每一级别的项目都必须完善相应要求的网络教学资源,通过几年建设,学校建设了 700 多门校级网络课程和 61 门校级精品课程,并建成 10 个专业教学资源库,资源容量达到 800 多G,从以上数据来看,学校的教学资源覆盖课程范围广,资源总量大,似乎已经能够满足在校师生的教学需求。但是,从学校信息中心进行的几次调查来看,大部分的课程日点击率并不高,资源下载率、在线互动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从资源本身的特点分析,我们发现学校已经建设的资源主要存在不有用(没有紧密对应教学内容)、类型单一(主要是文字和图片)、非结构化(没有构成资源系列)、读取不方便(需要下载)等问题;从老师方面的原因分析表明老师缺乏教学资源制作技术、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理论、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意识,网络教学平台和专业教学资源库更多地被认为是申报各类精品课程的手段而非推动教学改革的工具。2024 年底,学校决定在校内推广微课的建设和应用,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建设以有用性微课为主的教学资源,以带动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深度融合。笔者所在的信息中心负责技术指导工作,配合学校教务处开展项目组织和实施工作。 三、策略探究 为保证微课建设项目在校内的有效开展,学校信息中心和教务处通过讨论有关方面的理论和学习其他院校的建设经验,同时结合学校实际,一年多来对高职老师微课制作能力提升进行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