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老师混合式教学能力策略 摘要:分析高职院校推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意义、老师的混合式教学能力构成要素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建立团队,带动引领;分类培训,加强指导;开展老师混合式教学能力测评;完善制度机制是提高高职院校老师混合式教学能力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老师能力;构成要素;培育路径 老师是教学活动诸要素中起决定性和关键性作用的因素,老师教学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老师的混合式教学能力是新时期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对老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也是老师教学能力的新内涵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所提的老师混合式教学能力是指老师运用线上和线下两个情境和环节进行混合教学的能力。当前,混合式教学以其兼容传统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教育的优势和具有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混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1]、做学融合和学生自主学习与老师监控指导相结合等特点,非常适用于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因此,备受众多高职院校的大力推行。但根据我们对部分高职院校调研了解,目前高职院校老师的混合式教学能力普遍欠缺,影响了混合式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这已成为制约推行混合式教学的瓶颈问题,也是高职教育教学管理者和讨论者亟需讨论和解决的课题。本文从分析高职老师的混合式教学能力构成要素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提高高职老师混合式教学能力的有效路径。 一、混合式课程教学的内涵及其意义 本文所提的混合式课程教学是指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也就是目前学界普遍统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综合有关专家和学者的讨论,我们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要内涵是以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为目的,融合传统教学和网络信息化教学的优势而构建起来的可随时随地进行“泛在学习”的环境和条件的教学模式。其基本做法和步骤是依托相关混合式教学平台,老师必须提前将精心设计的教学资源,包括学习任务书、导学说明书、教学课件、微课视频和动画、测试题、拓展训练等课程教学资源上传到课程平台上,学生根据有关要求课前登录课程教学平台,在线上学习观看有关教学资源,完成相关任务,老师在线上实时监控、答疑和指导,学生完成在线测试和讨论;老师根据学生线上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线下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步骤,一般包括让学生展示线上学习的成果、组织学生点评总结、生成和梳理相应的知识点、布置新的难度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检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