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讨论 一、高职老师教学中职业道德法律规范的基本特征 时代性特征。时代性特征是指高职院校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在对理想化职业道德法律规范的追求中要以现实为背景,以进展的观点和变化的视角加以分析,使新型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特点和要求,总体上符合高职教育的进展方向,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育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结构和培育方案。服务性特征。有专家认为,学校是教育机构、社会机构、经济实体的混合体,具有经济属性。学校以活劳动形式生产并向社会提供满足消费者教育需要的产品。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决定了服务性是老师角色的基本特征。这种服务性特征要求高职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的构建要把教育服务于社会和他人的基本精神贯穿于理想化职业道德法律规范价值中。 二、老师在教学中的职业道德法律规范 1、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必须坚持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为核心。高职老师作为高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公民,必定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出教书育人为本的教育本质。高职院校要培育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老师队伍必须是一支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过硬队伍。 2、师德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是大学精神的主要塑造者和重要践行者,也是大学生评价、认可并践行这种精神的重要组织者和宣传者。高职院校重塑大学精神应当努力把握好两个维度:一是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以职业性作为院校进展的方向,为社会培育职业技术型人才;二是高职院校要保持高等教育性,要有独立的精神存在,这样才能对社会的不良诱惑保持足够的距离并予以抵制。 3、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崇尚科学、团结互助、辛勤劳动、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都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反映。高职老师队伍只有形成正确的观念,并且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其培育对象才有可能成为合格人才。高职老师在教学中的职业道德法律规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老师职责,维护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不得有损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2)敬业爱生。高职老师要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职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