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树和喜鹊》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正确认读“窝”“孤”“邻”等生字,掌握多音字“只、种、乐”的读音和用法。 能借助课文插图和关键词(如“只有”“好多好多”)复述故事,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流利朗读课文,注意“一”的变调(如“一棵树”“一只喜鹊”)。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插图对比(一棵树→树林、一只喜鹊→群鸟)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含义。 学习用“也”的句式表达关联性(如“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3. 情感与价值观体会友情的重要性,懂得“有朋友就有快乐”的道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只有”“好多好多”等词语训练表达;联系上下文理解“孤单”“邻居”。难点:多音字的运用;“也”字句式的迁移表达。三、教学过程环节一:诗歌导入,激发兴趣(5 分钟)1. 播放《小树谣曲》片段,提问:“小树会召唤哪些朋友?”引导学生想象。2. 引出课题《树和喜鹊》,板书“鹊”字(强调“鸟字旁”与鸟类相关)。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 分钟)1. 任务驱动: 自由朗读课文,标自然段,圈出生字。 填空练习(结合插图):从前: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后来:好多树、好多鸟窝、好多喜鹊。2. 字词突破: 多音字组词:**只(zhī)**一只鸟 / **只(zhǐ)**只有;**种(zhòng)**种树 / **种(zhǒng)**种子。1 儿歌巩固:“一棵树,一个窝,一只喜鹊孤单单……安安静静回窝睡。”环节三:细读品悟,理解情感(20 分钟)1. 感受“孤单”(第 1-2 段): 提问:“为什么树和喜鹊会孤单?”(联系“只有”和插图)。 生活迁移:“你什么时候感到孤单?”引导学生造句:“我们的教室只有______。”2. 发现“快乐”(第 3-6 段): 对比朗读:从前(孤单)→后来(快乐)。 理解“邻居”:讨论“邻居一起做什么?”(如:一起飞、玩耍、睡觉)。 句式训练:“树______,喜鹊也______。”环节四:深化主题,拓展表达(10 分钟)1. 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树和喜鹊的对话,体会情感变化。2. 仿写创作:用“好多好多”描述场景(如:“花园里有好多好多的______。”)。3. 情感升华:讨论“朋友为什么重要?”,结合课外推荐《板凳狗和一朵小黄花》。四、作业设计1. 基础题:用“也”字造句(如“小狗会跑,小猫也会跑。”)。2. 拓展题:画一画“树和喜鹊的家”前后变化,并配上简单文字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