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道德教育讨论 1.高职院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意义 国家的进展,除了经济、军事等硬件的进展外,还要注重文化、思想道德等软件的进展。无论任何层次的教育根本上都是培育人,而一个人无论知识和技术水平怎样,跟怎样做人,道德水平关系不是很大的,所以道德需要培育和教育。但高职院校与其它高校在教育目的上的不同点是高职院校是以为社会输送专业对口型的高素养人才为目的,而在新世纪对人才的定义,不止是专业技术层次上的,更是思想道德上的。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就更应该做好、做到位。据调查,高职院校学生目前综合素养较差,在学校多半都是玩耍混文凭过,多数学生对未来充满迷茫,价值观混乱。他们这个年龄正是价值观建立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不能让这一大批的学生价值迷失。只有当学生从高职院校出来后,不仅在专业素养上合格,还在思想道德方面合格,才能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假如学生只有才华,却没有培育好思想道德,那么这种人不仅不会对国家与社会有所贡献,反而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在现今愈发重视道德素养的国际市场中,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想接过国家进展的重担,成为推动国家更快、更好进展的高素养人才,在大学中就要重视自己的思想道德培育,接受更完善、更全面的道德教育,才能顺应时代的进展,承担起国家与家庭的重担。 2.高职院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学生不重视道德教育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起步较晚,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较深,导致高职院校对道德教育的不重视,重技能培育而轻道德教育。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课程课时安排比较少,并且有被逐渐边缘化的趋势。而且受学校整体不重视风气的影响,思想政治的任课老师上课也不仔细,课前没有好好备课,在课堂上也是泛泛而谈,或者就是照着教材授课,无论从内容还是受重视程度都不能满足和真正实现对学生的道德建设,从而也就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也就不能从课堂上得到好的思想道德培育,不利于高职院校实现为社会培育高素养全面型人才的根本目的。 2.2 道德教育基础条件缺乏 在高职院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最不容忽视的基础条件就是师资与教材。在当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授课的师资力量严重缺乏,任课老师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学校与老师的不重视,导致大部分的思想政治任课老师并没有更上现代教育的步伐,及时的更新自己,积极吸取科学的现代教育理论知识,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从而导致在任课时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