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籍管理论文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进展,计算机信息系统不仅作为信息的储存、加工处理与传输工具,而且在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和组织结构、提高人员素养等高校管理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1]。在当前大力提倡科学进展观的前提下,学籍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更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也是学校进展的必定。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结合信息技术的学籍管理工作却开展得不是很顺利。以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前几年,学校专门购买了一个青果教务软件,用于课表编排、考务安排、学生成绩管理。但是,由于前期调查、准备工作没做好,资金投入进去以后没办法做到物有所需,不能真正运行起来,学生的成绩都没能及时录入系统,都是后期进行补录,学生也没办法在学校网页上查询自己的成绩。常常是开学过来,三三两两的学生到教务处问自己的期末成绩、补考成绩,无形中加大教务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更甚者,每到毕业生离校前,加班加点地补录毕业班学生补考成绩,力争能够顺利将毕业生的学籍档案及时寄送出去,这样,工作不仅累,而且多而杂,效率不高。将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使用青果系统进行实例剖析,如图1。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购买了上述青果系统的所有模块,从教学计划的选择到教材管理的录入等模块全部购买。根据原来购买的意愿,假如要完全将此系统运用起来的话,就应先把教学计划做好,随后进行课表编排,而后才能做学籍管理及后续的学生成绩及档案信息,这样,所有的信息就能完全做到网内共享,增加信息的流通渠道。但是,由于青果系统比较庞大,在本院没能真正运用起来,到现在为止,也只用到学籍成绩这块。为了能使用学生成绩的模块,还要人工将成绩模块之前的几个没运用的模块人工使用起来,导致的结果是,原本是应运用系统来为教务员减少手工操作,现在,反而是为了能打印出档案表,教务员还得有目的地、人为地进行手工录入工作,增加了人力劳动。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必定导致学籍管理工作的分工、细化。然而,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系部结构也已初显,但是教务处仍然是学籍管理工作的主体,如:考务工作,课表编排、成绩管理等。因此,教务处学籍管理人员整天忙得不可开交,而系部的职能却没办法有效地运行。系部只是一味地服从安排,不能自主的完成其本身应负的责任,工作积极性不高。 以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所有教务处的工作都是与系部的教务员联结。而系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