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土地形成原因东北地处纬度较高,气候较为寒冷。黑土地是寒冷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以其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宜耕作而出名于世,素有“谷物仓库〞之称。东北地处纬度较高,气候较为寒冷。黑土地是寒冷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以其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宜耕作而出名于世,素有“谷物仓库〞之称。东北的黑土地是在温带半潮湿气候区、冷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腐殖形成腐殖质后累积演化而成,其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因为形成 1 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 400 年的积累,所以土层中腐殖质和有机质含量极为丰富。“随意插柳树成荫,手抓一把攥出‘油’〞的说法丝毫不夸大,这使黑龙江人曾经深感自豪。黑土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土壤资源,地球上一共有四块黑土地,其中一块就在我国东北地区。我国东北黑土区总面积约 103 万平方公里,其中典型黑土区面积约 17 万平方公里。这里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每年消费约 225-250 亿 kg 的商品粮。以弯月状分布于黑龙江、吉林两省的黑土地是中国最肥沃的土地。总面积为一千万公顷,目前已开垦出耕地七百多万公顷,其粮食产量已占两省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消费基地。因黑土层厚度为三十至一百厘米,人们总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它的肥沃与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