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建设铁路安全论文 一、法律规范强化安全风险管理行为 推动安全管理法律规范化,是从源头上防范安全风险,强化安全管理基础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这一思想主要是紧密围绕“问题管理”这一铁路安全的主要风险源,建立完善管理岗位安全职责强化安全过程管控,严格管理履职考评,建立起符合新体制机制要求的安全管理体系和有效的安全管理运行机制,努力提高安全管理法律规范化水平。 1.法律规范管理,风险防控 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法律规范化体系建设,法律规范安全管理基本职责。科学界定、准确定位各部门安全管理职能、各岗位安全管理职责,全面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解决安全管理职责笼统、责任交叉的问题,根据图示化、明示化、流程化的要求,细化管理岗位工作标准,明确量化指标、质量要求和管理流程,使之内容明确、量化具体、操作性强。通过建立和完善现场作业法律规范化运行机制,法律规范管理行为和过程。这个机制一端联结“高密重”的运输方式大环境,另一端拉动职工的内在意识,两者相通平衡进展,则说明机制是有效的。显然,目前发生的一些安全问题说明,机制的建设仍需加强一是从机制本身入手,遵循规律、辐射职业,切实把握铁路安全风险全系统、全过程和易发多变的特性,以促进安全管理职责落实为重点,对安全重点工作逐项分解制定安全重点工作流程、紧盯落实情况、切实加强安全过程管理,逐级建立安全管理问题库,督促问题整改。二是从人入手以人为本,理念引导。随着铁路职工整体素养的提高、人本意识的增强、技术措施的完善、工作环境的变化等,安全工作的管理手段、教育的方式方法需要不断创新其内容也需要从浅层次的要求、说教、管罚向深层的安全风险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培育、安全道德观和价值观建设等行为养成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拓展。并且,安全风险管理法律规范化建设要放在全方位、多视角的安全体系中去思索。这也就是说安全管理法律规范化建设不仅有岗位上的管理法律规范,也与岗位下的若干因素相牵连,比如职工的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工作情绪、身体状况、家庭环境和社会交往等一系列问题都会与岗位上的法律规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对职工进行全面关注和综合引导,多管齐下,多方发力,才能确保安全管理法律规范化万无一失。 2.责任追究,加强监控 分析近几年来发生的铁路运输事故,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而造成的事故占96%。人与制度紧密相关。制度制定的不完善、有漏洞或者人执行制度的不彻底,就构成了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