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选修课历史学论文 一、历史学专业选修课的设置情况 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养教育的决定》,要求高等教育“加快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在这一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各高校重建课程体系,选修课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20XX 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实行各种措施,加大选修课比例,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选修课的地位进一步凸显。随着学分制的推行,专业选修课设置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必定选择,有学者说:“学分制与选课制紧密相连,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离开了选课制学分制就失去了意义。”为提高人才培育质量,各高校历史学系推出了一系列专业选修课。北京大学历史学本科毕业要求总学分不低于 141 分,选修课不低于 54 学分,其中专业选修课不低于 29 学分,约占学分比例的 21%,提供了 71 门备选课程,平均每门课程为 2 学分。也就是说,学生至少要修 15 门专业选修课程方能达到毕业要求。复旦大学历史学本科毕业要求总学分为 146 分,其中专业选修 课 须 达 到 26 学 分 , 约 占 学 分 比 例 的18%,共提供了 11 组总计 99 门备选课程,平均每门课程为 2 学分,即学生至少要修完 13 门专业选修课才能达到毕业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历史学专业选修课的开设虽然达不到复旦大学近百门的规模,但是也都有数十门之多。河北大学历史学本科毕业总学分要求为 159 分,其中“学科基础选修”和“学术讨论选修”须达到 24 学分,约占学分比例的 15%,累计设置了 26 门备选课程。安徽大学历史学专业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 160 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为 63学分,专业选修课程不低于 32 学分,约占学分比例的 20%,备选课程 33 门。淮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学生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 159 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为学分,专业选修课程学分不低于 15 学分,约占学分比例的 9%,所设置的备选课程有 36 门。历史学专业选修课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在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继续延伸,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本专业更高层次的理论基础、更新的讨论方法,了解掌握本学科、本专业较前沿的知识及动态,为以后的学习、讨论和工作做准备。依据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专业选修课的性质特征,一年级基本不设专业选修课程,二年级开始少量设置,更多的专业选修课程集中在三年级及四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