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增长无障碍设计管理讨论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无障碍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无障碍设计等进行讲述,包括了组成完整的生活网络系统,使老年人得到方便、快捷的社区服务、老年人的“功能限制”会导致有障碍的日常生活、无障碍设计的可行性、无障碍空间的功能性、无障碍设计应注意以下设计重点加强照明系统设计等,具体资料请见: 论文关键词:中国人口老龄化地面高差围合空间人、车分流形式明度反差 论文摘要:人到老年,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听觉、视觉等感官功能衰退。这种机能的衰退会常常导致有障碍的日常生活。而且部分老年人会遭遇种种疾病,导致需要借助行器、助听器等器材去完成日常生活的基本行为,而现在许多场所环境都是按“正常人”的人体尺度和行为去作为设计标准,但却忽视了对老年人造成了不畅通的生活环境。只要我们在规划设计初期能仔细地考虑并重视,无需花费很多的精力和财力,就能够消除给老年人带来的不便及障碍。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进展,公共设施需要运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去适应各种类型人群,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并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社会问题。 “21 世纪前 30 年中,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将是空前的,也将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著名老年产业讨论专家陆杰华估计。 统计资料显示,1982 年,中国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只有%,与 1953 年相比变化不大。20XX 年末,中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 7%,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老年型人口国家行列。截至 20XX 年底,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亿人,占总人口的 12%。再过两年,随着上世纪 50 年代出生的人全部进入退休年龄,二战后的“大婴儿潮”转变为“大退休潮”。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进展讨论中心教授、老年学讨论所所长杜鹏据此估计,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进一步快速增长,中国人口老龄化即将进入快速增长期,到 20XX年将突破 2 亿人,2026 年超过 3 亿人,2041年将达到 4 亿人。 20 世纪 50 年代末、60 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注意公共设施适应老龄化这一问题,并取得了很大进展。70 年代以来,日本吸取了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为老年人探究并提供便利的物质环境条件,提高这部分人的自立程度,使得他们的生活圈子大为扩展。 1.无障碍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组成完整的生活网络系统,使老年人得到方便、快捷的社区服务 人到老年,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听觉、视觉等感官功能衰退。这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