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成孔的安全技术 人工挖孔桩因挖孔人员在地下施工,活动余地小,工作环境恶劣,最大深度可达 50m,情况复杂,因此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1、事故类型(1)孔壁坍塌:当地下水位较高,地基土为渗透系数大的粉土、粉细砂等砂性土层或深厚的饱和淤泥质粘土,无护壁或有护壁但不具备有效的刚度和强度,不能承受水、土侧压力,又未实行降水措施时极易出现渗水、流沙、涌泥现象,最终造成孔壁坍塌。(2)孔口落物:桩孔附近有堆积物未及时清理,在人为或雨水冲刷下物体落入孔内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3)窒息中毒:桩较深时孔内可能积累大量有害、可燃气体;若桩位处原为有害物质掩埋处又未经过处理,均会对人员构成损害。(4)触电伤亡:桩孔内施工面窄且多水潮湿,未采纳低于 36V 的安全电压和安全灯。(5)坠落孔内:孔口无盖板、护栏等防护措施或明显的标志,夜间又无足够照明,人员易失足落入孔内。(6)施工人员用麻绳、尼龙绳吊挂或脚踏孔壁上下;电动葫芦(卷扬机)无自动卡紧保险装置而发生事故。(7)扩底塌方:桩扩大头完成后,长期不浇筑混凝土,土体丧失稳定。2、对策2.1 地基勘察注意事项:(1)地质各层的强度、厚度、透水性等;地下水类型、水位变化情况、补充来源、有无侵蚀等不良影响;(2)地下有无埋设物(电缆、煤气管线、上下水道等)、障碍物(原构筑物基础、废钢铁等);(3)是否存在危害较大的滑坡、断层破损带、泥石流、倒塌以及强烈发育的岩溶、土洞等不良地质现象;(4)有无缺氧、有害气体情况等,有害气体的种类及其产生的原因;(5)相邻建筑物的高度、结构形式、基础形式、埋置深度等资料。2.2 设计注意事项(1)成孔工艺的选择:人工挖孔桩较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性土、填土、季节性膨胀土、自重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中间有硬夹层、软质与风化岩层,可用于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中间有砂夹层与砾石层。在地下水位较高,尤其是有承压水的砂土层、滞水层、厚度较大的高压缩性淤泥层和流塑淤泥质土层中施工时,必须要有可靠的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如用高压喷射注浆法、深层搅拌法、旋喷桩等形成截水帷幕。(2)人工挖孔桩最小中心距须大于 3dd 为直径;人工挖扩底桩扩底直径不宜大于 3d斜率为 1/381/2,扩底端最小中心距须大于 1.5D 或 D+1.0mD 为扩大端设计直径,以防相邻桩间土壁无法直立而坍塌。(3)人工挖孔桩的孔径(不含护壁)不得小于 800mm,桩长不宜大于 40m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