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毛泽东思想 一、概论课教学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 充分肯定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与学的关系中老师起着主导作用,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作为受教者,处于主体地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需要老师的激发和引导,而老师的主导性也需要通过学生的积极活动发挥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概论课的热情,引导学生与老师积极互动,老师就必须把人文关怀引入教学活动中。首先老师对学生要有爱,这是人文关怀的前提。埃•弗罗姆说:“我们在传授知识时,却没有传授对人类进展来说最重要的知识:只能由一个成熟的爱者无条件地传授知识”。就是说一个人只要做了老师,他就必须是一个爱者,去无条件地爱学生。对于概论课老师来讲,无条件地爱学生更是在教学中注入人文关怀的必定前提和要求所以老师要在教学中引入人文关怀就必须具备师爱这样的职业态度和品行。这里的师爱主要表现为老师对学生的关怀、责任感,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能使学生感受到阳光式的温暖,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尊,只有把爱注入教学,人文关怀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真正体现。其次,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体现在概论课教学的目标、内容、原则、方法、手段等具体领域,就是把“人”作为概论课教学最高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最后,必须肯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态度引导学生通过自我介入、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等吸收过程,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思想意识。“通过对学生主体作用的激发和引导,使学生主动接受外部的积极影响,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调控、自我矫正,从而培育自身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 2.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 把理论教学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将人文关怀引入概论课教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必须从整体的角度正确处理概论课理论与人文内涵之间的关系。首先,教学内容要精练,人文关怀要全面。概论课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在内容上存在着重复,与中学阶段政治课的内容在许多方面也存在重复,对于可能重复或交叉的内容应组织各门课程的教研室进行协调,并通过集体备课使老师之间得以彼此沟通,一定要避开这种重复情况在教学中的出现。除此之外,老师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计划对教材内容进行精选,根据学生成长需要从备课、讲授、提问、课后辅导答疑等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教学准备,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其次,课堂讲授要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