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温度的员工,像对生活一样的对待工作 我们要学会做一个有温度的员工,像对生活一样的对待工作,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面对工作,而工作也会想我们温柔以待。接下来就请大家随我一起来看这篇文章说的是什么吧。 -01- 前段时间带着公司一些女同事,去外地出差。到目的地后,由对方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到机场接机。 下了飞机出了站口,一个女子面带桃花,远远的迎了过来,自我介绍说是对方公司的负责人员。接上头,这位负责人变戏法似的从身后拿出一把鲜嫩欲滳的玫瑰花,给我们前来的女同事,每人送了一朵。 埃玛·戈德曼说:“我宁愿桌子上有玫瑰,不愿颈上缀钻石”。没有一个女人能抵挡玫瑰的魅力,大家收到这份小礼物,都很快乐。 负责人和我们边走边聊,说她在来机场的路上,远远看到有一家玫瑰庄园,很美丽,趁时间充裕,绕进去看看,果然很喜爱,于是自掏钱包买了一大束。 她说:“这种混合着泥土香味的新奇玫瑰花,市区很难见到了,给大家都送一朵”。 同事感叹,这女人,好有人情味的说。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也许是蝴蝶效应,在接下来的公司合作洽谈中,大家都觉得氛围轻松自然,事情也办理得顺利。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一个有人情味儿的领导是什么样子》,里边描述了一些拥有人情味的领导的表现方式。那种人情味,是领导综合素养项目库中的一方面内容。 对于一般的工作人员或者年轻人,尚不用做“人情味”的硬性评价,但可以具备比领导“人情味”稍平缓一点的“微人情味”。 “微人情味”与“严肃冷漠”相比,更有爱的体现;与领导“人情味”相比,又更易操作、更能上手。只要有心,普及性很大,大家基本都可以掌握。 “微人情味”还可以有其他的表述方式,比如我,我把它称之为“有温度”。 在成为一名”有人情味“的领导之前,希望大家可以先成为一名”有温度“的工作人员。 -02- 我认识的许多年轻人,都还不是一名有温度的年轻人。 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受工作氛围的制约。除了一些年轻人居多的公司,或者充满年轻气息的公司,工作环境相对随意以外,大部分的公司,对待员工的价值评价,都是仔细严肃的,大家参加工作之初,受到工作氛围影响,形成了同样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形象,自然缺少温度。 这其中还有一部分人员,本身并不喜爱他的工作,态度限于履行完规定动作,就更不可能花心思去有温度了。 二、受成长环境影响。新一批的年轻人,大多是国家计生政策的贯彻产物,从小被 4 至 6 位大人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