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党支部赴龙场王学圣地参观有感

党支部赴龙场王学圣地参观有感_第1页
1/13
党支部赴龙场王学圣地参观有感_第2页
2/13
党支部赴龙场王学圣地参观有感_第3页
3/13
党支部赴龙场王学圣地参观有感 王学圣地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你去参观过吗?这个过程你体会到了什么?下面的这篇党支部赴龙场王学圣地参观有感范文大家一起欣赏! 致良知以格物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阳明洞回来,已过旬余,心中反复念叨最多的就是这四句话。这四句话是阳明先生《传习录》中教学的心得总结,称为:“四句教”。细想阳明心学体系,其思想精髓尽在其中。 阳明认为:心是人的本体,无善无恶。意念一动就体现出“善”,体现出“恶”。所以,阳明要教人“知善知恶”,要教人“为善去恶”。在二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以孟子为主的“人性本善”和以旬子为主的“人性本恶”就争论不休,人性善恶问题一直以来未有定论。阳明提出“心本体论”——无善无恶,指出“有善有恶意之动”,善和恶是通过意识活动反映在对事对物的行为上。 这让我们想起禅宗最出名“风动”“幡动”争论问题。 禅宗六祖慧能承继五祖弘忍依钵,到法性寺受戒宏法。到法性寺当天傍晚,众僧聚集大雄宝殿,准备听住持方丈印宗讲法。这时佛像前所挂的长幡被风吹得飘扬起来,一和尚说是“风动”,一和尚说“幡动——不是风动而是幡动”,其他和尚参加争论,一时脸红面赤。“风动”者认为,没有风动,幡就不会动;“幡动”者认为,没有幡动,怎么知道风在动?在争论不休时,慧能出口道:“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在动。”众和尚大惊,觉得很新奇,但又能理解,就停住争论。这里的“风动”“幡动”争论问题,两个本体“风”和“幡”,两个本体虽有主动和被动的关系,却忽略傍观参加的第三个最核心的本体——人、人心的体认,没有了人的主体意识的感受体认,就无所谓“风动”、“幡动”的问题了。回到人性善恶的问题上,也是如此,没有人的思想意识反映,没有做人做事行为反映表现,也分不出“善”和“恶”的问题。故老子《道德经》有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所以阳明主张:“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致良知”是阳明“心即理”核心。在阳明心里,“良知”是人的道德原理和道德原则,也就是人行为做事的根本遵循。“致”就是“良知”在对事对物上的具体体现,具体反映。用阳明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致吾心之良于事事物物”。《寄正宪手墨二卷》:阳明说“吾平日讲学,只是致良知三个字。”所以,阳明要求格物致知的功夫主要用在“致良知”上,核心是“为善去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党支部赴龙场王学圣地参观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