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科学创新污水治理技术一、 脱氮除磷有效降低水体污染 水体中磷、氮指标达到一定浓度,水体就会发黑发臭。为此,广州市自主研发了一套化学除磷加药系统,通过使用高效价廉的混凝剂,提高雨水处理过程当中的去磷效果,减少尾水磷的排放。目前尾水磷的迫切指标已基本满足国家一级 A 标排放标准,去除率从原来的35% 提升到 80% 。同时,抓紧研制开发“同时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主要对污水处理 AB 工艺进行优化,提升有机物的去除率,实现低能高效处理污水的目标。此项技术的应用试验现已进入中试阶段。二、实施河涌循环补水实现“流水不腐”目标。 首先利用珠江潮汐融合市政排水设施,对监控珠江口岸的各条河涌进行补水。其次通过抽调珠江水、河涌上游水库水,对河涌现进行补水。如竹料污水处理厂的尾水经流畅地深化处理后,作为石井河的补水来源。河涌现补水后,充分发挥 河涌休闲、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三、 中水回用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 根据“优水优用,低水低用”的原则,在主要污水厂厂区内铺设管道,使中水广泛应用于厂绿化、清洁、景观、生产等。目前广州市水回用能力比 2025 年提高近四成,每年可节约自来水费 500 万元,在全省、全国名列前茅。下一步,广州市还计划将中水用于公路清洁、浇灌绿地、冲洗居民厕所的利用范围,促进循环经济进展。四、增设初雨处理池改良合流制排水系统。 为解决早期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初雨污染,广州市在北部新建的石井、龙归两个污水处理系统内增设初雨处理池,初雨通过合流管道系统收集,输送至污水处理厂,经过初雨池一级处理沉淀后排放,悬浮物去除率约为 50% ,五日生物需氧去除率约为 20% 。初雨池的设置,既减少了传统合流制排水系统对水体造成的影响,对对初期雨水进行了处理,达到了改善水源水质的目的。五、 采纳人工流湿地增强生态效益。 采纳人工流流湿地处理系统对白云区北部新建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进行深化处理,以保护流溪河等上游饮用水源。此项技术主要利用植物吸收、土壤吸附、截滤等生态处理手段,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以达到更高出水排放标准。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不仅营运成本较低、维护方便,而且可能湿地的水面及亲水植物优化生态环境,具备良好的生态效益。六、采纳超声波技术减少污泥剩余量 根据广州市目前每天污水处理后产生湿污泥 600 吨计算,通过超声波污泥处理,每年可减少污泥 6.57 万吨,除去必要设备成本、运转、维护费用后,可污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