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办危化企业“三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进展,新建工业园区新办危化企业不断增加,而进入园区的新办危化企业有些并未能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三同时”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工作,这些企业在新建、改建、扩建时就埋下了许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笔者所在的市某化工厂就是因为当时缺少总体规划,企业的选址和布局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规范,紧邻村庄,企业一旦发生事故,容易殃及相邻村庄居民的生命安全;消防安全设施、消防通道等没有进行统一设计和建设,“三同时”工作没有从源头上把关,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重大的安全事故隐患。一、主要问题 (一)相关职能部门缺乏沟通,安全监管不力 以笔者所在城市为例,2 年多来共新上建设项目 376 个,竣工 197个,危化品生产、储存、使用项目 48 个,所有建设项目“三同时”均未经安监部门组织验收。一方面是因为发改委或经贸委在对建设项目进行审批时,没有将“三同时”工作作为前置条件进行严格把关;另一方面是基层安监部门监管力量薄弱,大多县级安监部门只有几人到十来个人,在承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各项职能的同时,还要承担安委会的日常性工作,人手紧缺,工作琐碎繁杂,责任重大,力量不足,根本无力去监管新办危化企业是否落实了“三同时”,是否具备了安全生产条件。 (二)相关职能部门对“三同时”工作认识不足 目前,新办危化企业在项目立项审批时,只是经发改委或经贸委立项审批后,企业便开始建厂房。而发改委或经贸委在项目立项审批时,也没有与安监部门进行沟通,安监部门对其是否涉及危化品概不清楚,根本谈不上对 “三同时”工作的事前把关,这给“三同时”监管工作带来非常大的难度。另一方面是个别安监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三同时”工作认识不足,甚至认为是加重企业负担,增加麻烦,能缓一缓就缓一缓,对“三同时”工作只停在文件和口头上,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三)“三同时”审查验收的责、权不相统一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新办危化企业“三同时”审查验收工作由安监部门负责,而对新办危化企业的定点审批、竣工验收等程序企业都未能根据相关规定办理,直到企业投产后安监部门才知道。假如不去企业检查,企业不出事故的话,安监部门就根本不会知道。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新办危化企业“三同时”不经过安监部门把关,其他部门审批了就完事,但是一旦出了事故,政府就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