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危重病人管理目录1、疑难危重病人管理小组及职责2、疑难危重病人管理相关制度3、疑难危重病人管理相关制度的培训材料4、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讨论、会诊记录本(科室专用记录本)5、科室疑难危重患者持续改进记录6、主管部门监管材料疑难危重病人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组长:副组长:组员:疑难危重病人管理小组职责:1、各临床科室要强化对急危重症病人管理的责任意识,提高积极主动为急危重症病人服务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对需急诊抢救的患者,坚持先抢救、后缴费的原则。2、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会诊制度等核心制度,完善急危重症的救治预案,规范收治管理,及时、规范转诊急危重症病人,提高救治能力。3、对危重病人积极抢治的同时,随时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根据病情需要,及时下达重病通知,认真填写重病通知书,同时向患者家属重点交代目前病情、诊断、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取得患方理解,并签字。4、医师下班前除做好病历记录外,必须将危重患者病情及治疗、观察重点记录在交班本上,向值班医师以书面及床头两种形式交班,不得仅做口头交班。5、危重患者的主管医师必须向上级医师汇报。上级医师必须查看患者,并由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记录在病历中。对治疗有困难者,应请示科主任进行全科会诊,讨论治疗抢救方案。6、除危重患者所在科室外,相关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必须给予充分配合,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或拒绝。7、重大或涉及多科抢救时,除报本科主任外,还应及时上报医务处,下班后或节假日报总值班。8、医务处定期和不定期深入病房检查、巡视全院高危病人,指导临床各科的高危病人管理,发现安全隐患将及时整改,确保管理制度全面贯彻落实。重点患者视病情向主管院长汇报。工作计划及方案—、目的意义为了适应疑难危重症专科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医护人员在临床急救工作中的职能作用,保障疑难危重病人的救治护理服务质量和安全,提高疑难危重病员抢救成功率,拓展医护人员的疑难危重病专业知识,规范疑难危重病抢救流程,加强急救理论和急救技术的培训,推动我科疑难危重症救治的发展,我科成立疑难危重症管理小组,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三级专科培训、疑难病例会诊等核心工作制度,极大地推动疑难危重症专业知识的细化和发展,充分调动了医护人员发展自身专业能力的积极性,对提高疑难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二、目标1.定期组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