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污染处置应急预案为了更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发生的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及其他突发状况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指导和法律规范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后的应急处理工作,提高应对能力,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快速、处置有力、依法法律规范、依靠科学的应急处置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对公众健康和国家财产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秩序,特制订本预案。1、工作原则预防为主,法律规范管理;科学应对,分级负责。2、成立医疗废物处置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发生医疗废物处置突发状况的紧急处理。3、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4、根据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临时贮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当中所需要的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和紧急处理知识等,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实行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5、发现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立即向县卫生局、环保局报告,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6、应急处置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实行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抢救和现场求援;同时向县卫生局、环保局报告,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应当根据下述要求及时实行紧急处理措施:(1)、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2)、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3)、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4)、实行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6)、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实行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7)、水源污染假如发生水源污染,立即向环保局报告,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8)、加强检查,确保措施落实要依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