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处理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来需求的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固体废物产生量也不断增加。目前,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业固体废物每年平均以 2%—4%的增长率增加,同样的,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年增长率平均为 10%。 近来,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焚烧、堆肥和填埋等。其中垃圾卫生填埋法由于成本低、技术相对简单、处理迅速,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垃圾处置方式。填埋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浓度高、持续时间长、流量极不均匀且水质变化大的渗滤液,这些渗滤液不加处理则会对周围环境水体产生严重的二次污染。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填埋场设计、运行和管理中非常迫切而棘手的问题。 2 渗滤液的污染特性 营养元素比例失衡 相对于生物处理,渗滤液 C∶N∶P 的比例不合适。 渗滤液水质的易变性 渗滤液水质随水量变化而变化; 渗滤液水质在日、时尺度内变化较大; 渗滤液水质随填埋阶段改变而改变。填埋初期,渗滤液呈黑色,可生化性较好,易于处理,而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渗滤液逐渐呈褐色,可生化性变差,且 C∶N∶P 比例失调更加严重。 金属离子含量不高 渗滤液中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其浓度与所填埋垃圾的类型、组分和时间等密切相关。不同类型填埋场渗滤液种所含的金属含量并不相同,但大都不超过排放标准。 微生物含量及病毒 填埋场作为“生物反应器”,其出水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种群,其中微生物主要是杆菌、大肠杆菌、大肠链球菌等,并且随填埋时间和渗滤液中的化学成分不同而发生较大变化。虽然很多市政垃圾填埋场中含有粪便,但在渗滤液中很少能发现肠道病菌。 渗滤液的生物毒性 渗滤液的毒性与其所含的有机污染物含量有关。Assmuth 对芬兰的 3 个填埋场的讨论标明,渗滤液的致死性与渗滤液中所含的离子,特别是 Cl-、NH3-N 和轻金属含量有一定的关联性,同时发现其致死性还与反映硬度的指标有关。在酸性条件下,渗滤液中的金属和 S 对鱼的毒害作用更强,所含的悬浮物也将增加毒性,但温度的升高对毒性影响不大。垃圾渗滤液对大麦的毒性作用与渗滤液中 CODCr 含量有直接的关系。 3 当前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现状及问题 当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化学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化学沉淀、密度分离、化学氧化、化学还原、离子交换、膜渗析、气提及湿式氧化等多种;生物法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以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