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控好班组管理中的危险点避开工伤事故和职业危险,最切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找准工作中的危险源,实行切实有效的措施把控好危险点。那么,如何在班组安全管理过程当中全面有效地找准危险源、把控好危险点?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调查班组安全现状,分析所有可能的危害因素,分析过去曾发生的意外事件,并进行风险评估。 首先,充分发挥班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对班组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以下四个方面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管理存在的缺陷等入手进行查摆;对提出的不安全因素可能导致哪些事故以及班组过去曾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综合分析;另一方面,利用安全风险理论对危险源进行分析,班组成员根据生产作业或检测、修理特点,分别对人、机械、电气、化学、辐射、高处坠落、地面滑跌等几个方面进行危险源分析。找出哪些因素会造成人员触电,哪些因素会造成人身遭受机械外力的损害,工作中使用的化学物品哪些对人体有害,周围有无电磁辐射,涉及高处作业的工作有哪些,安全带有无可靠的悬挂点。设备方面针对以往的检测、修理记录、日志,依据设备检测、修理和运转中故障出现的频次,找出设备的薄弱环节,找出哪些部位容易出故障,哪些部位容易受到损伤,哪些会人为地造成设备的损伤。针对分析的结果,进行风险评价,提出危险点控制点,并对危险等级进行划分;确定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严重性,从而为制定防范、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制作岗位安全看板。制作安全看板的目的在于:通过每天看安全看板,让班组成员充分认识到本岗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可能造成后果严重性的认识,针对看板提出的防范措施,强化提醒,得到不断提高班组成员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的目的,让全体成员明白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看板的内容包括:①岗位存在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②主要不安全因素(从人、物、环境、管理等方面分析)分析③指定的相对应的不安全因素的防范措施及对策。 第二步:制定班组的安全目标,控制异常和未遂,避开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班组所存在的危险源因素,充分利用工程技术和管理手段进行消除和控制,已达到防止危险源导致事故、造成人员损害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首先应强抓人员的行为控制,即控制人为失误,减少人的不正确行为对危险源的触发作用。因此,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⑴实现人的安全化,选拔合适人员,有些危险源多为重要岗位,有的操作管理技术比较复杂,因此应选拔仔细负责、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