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政府会计制度》202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政府会计制度》 2024 年 10 月 24 日,财政部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24〕25 号,以下简称《制度》),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鼓舞行政事业单位提前执行。财政部于 2024 年 11 月 9 日在财政部网站了发布《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一、历史背景 我国现行政府会计核算标准体系基本上形成于 1998 年前后,主要涵盖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 (一)改革前的会计体系 但因现行政府会计领域多项制度并存,体系繁杂、内容交叉、核算口径不一,造成不同部门、单位的会计信息可比性不高,同样业务行政和事业单位的会计标准不同,会计政策不同,导致政府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较低。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对现行政府会计标准体系进行改革。 (二)实施会计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重大改革举措,2024 年新修订的《预算法》对各级政府提出按年度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新要求。由于现行政府会计标准体系一般采纳收付实现制,主要以提供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决算报告为目的,无法准确、完整反映政府资产负债“家底”,以及政府的运行成本等情况,难以满足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信息需求。 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对现行政府会计标准体系进行改革。 2024 年以来,财政部根据《改革方案》要求,相继出台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和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等 6 项政府会计具体准则,以及固定资产准则应用指南,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为了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会计核算标准体系,经反复讨论和论证,决定以统一现行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标准、夯实部门和单位编制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和全面反映运行成本并同时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核算基础为目标,制定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的统一的会计制度。 制定出台《制度》,是财政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改革方案》的重要成果,是服务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政府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预算管理水平、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具有重要的政策支撑作用,在我国政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