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服务意识塑民办教育教师新形象一所好学校,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良好的师德又是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前提。加强师德建设对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所谓师德,从广义上讲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综合。它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师德又融入了培养创造性、开拓性、实践性人才等更丰富的内涵。因此,今天的教师,不但要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努力拥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及具有时代特点的先进的道德意识。教师形象,是指教师的德、才、学、识、体貌、体格等因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独特的风貌,可分为内在表现和外在表现。教师形象的外在表现,如容貌、仪表、体态、穿着、谈吐、行为举止等。教师形象的内在表现,如性格、意志力、情绪、职业道德、业务水平等。师表形象的好坏直接反映出教师师德水平的高低,塑完美教师形象的过程就是提高师德水平的过程。能把美的形象和美的德行完美结合起来的老师,定是人人都愿接近的最受欢迎的老师。对师表形象的要求并无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分,但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却更愿意把溢美之词给公办学校的教师,对民办学校的教师则是侧目而视,即使有成绩也是理应如此,没有谁会认为他形象高大,德行高尚。这种社会偏见给民办学校的教师带来更大的压力,但在压力的背后隐含着社会对民办教育更高的期望值。要想塑民办教育教师良好的形象,在用师德规范规范自己行为的同时,我认为更应突出民办学校教师的服务意识。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教育服务者的要求,也是由民办学校的性质所决定的。作为一名民办学校的教师,应如何强化服务意识呢?笔者有以下几点感触。一、以责任感促服务意识地提高。教书育人是一门崇高的职业,更是一份神圣的使命。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智慧的启迪者,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道德的示范者。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为基础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包全杰教师鞠躬尽瘁,最后倒在了三尺讲台上,再也没有站起来当了 36 年班主任的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