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大范围的雨雪冰冻灾害,国务院近日部署安排煤电油运保障、抗灾减灾工作,温“”家宝总理强调 坚决打好这场抗灾减灾的硬仗 。适逢春运,这场影响到全国十多个省份的暴雪灾害,已升级为当前最重要的公共事件,灾情进展和抗灾工作令全国公众牵挂。透过这场罕见雪灾,我们可以重新思考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即 藏富于民 。“”“”在我国过去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中, 藏富于民 主要体现为 藏粮于农 。大灾之下,只要家“”家户户还有余粮储备,就具备了基本的抗灾能力。随着社会的进展, 藏富于民 的形式更“”加多元化,对市场经济之下的居民来说, 藏富于民 意味着:牢固的房屋建筑、充实的冷……冻食品,繁荣的商场超市、忙碌的农贸市场最后也最直接的是: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而抗灾救灾的内容也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政府主导的集体抗灾救灾,涉及重要公共物品的维护和保障,如对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的保障,还包括对严重受灾群体的救助,这些属宏观层面;另一部分是家庭或个人自主进行的自救,包括食品采购、保暖取暖——“”等,属微观层面藏富于民 就意味着,应该让公众具备更强大的自我保障及自救能力。“”藏富于民 的好处就在于,当自然灾害爆发时,由于公众抵御能力较强,能够以家庭为单位迅速决策、自我动员,尽量减少灾害的影响。“”在一个 藏富于民 的社会,民众越富裕抗灾能力就越强,政府也就可以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公共物品供给上,无需事无巨细、甚至大包大揽,从而促使全社会御灾能力增强,用最小的成本战胜灾害。“”说到本质上,在应对灾害时, 藏富于民 体现出的是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涉及政府与市场这一重要关系的互动与互补问题。对此,透过这场罕见雪灾,我们有必要加以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