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学校的师德培训,以及对《教学纲要》的解读,心里颇有感触。切合实际,适时而为是我们当前教育教学中所面临的首要任务。高尚的德行是老师为人师之核心,一些道德失范的老师实际上是失去了老师本质的人。虽然中西方的师道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对老师职业道德都很重视。在我国,自古以来对老师的职业道德都有很高的要求,强调为人师表、以身立教,以及对学生的人格感化。西方则“一贯强调通过老师的道德、人格感化学生。赫尔巴特指出: 教学假如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 ,这要求老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要具有 教育性 。现代“”教育的培育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求老师不仅要做到 传授知识 ,而且还要通过传授“”知识去实现学生 人格的建设性变化 ,这就意味着老师对学生的进展负有更全面的责任。因此,对老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不只是知识与技能的进展,还要提高老师内在的专业品质,即实现老师个体专业技能与专业精神在知行范畴和道德范畴的高度统一。可见,做老师“”“难,做一个符合标准师德的老师更难。官方给予老师的称号是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园”丁 ,已经到了神的境界,其实我们压根儿就是人。师德建设作为提高老师道德的系统工程,对促进老师专业进展是具有特别而重要的意义。从师德建设与老师专业进展的密切关系来看,实现师德建设与老师专业进展的一体化是必要的。现在,老师在专业进展中技术至上的倾向仍占优势,加以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现实如此残酷,如何使师德建设与老师专业进展相结合,是我们一直探讨的话题。老师的专业进展是具有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老师面临不同的进展任务,其进展水平、需求、心态、信念也各不相同。所以,我觉得老师专业道德的进展与老师专业进展的阶段特征也应该是有阶段性的,同时也受到老师专业实践与整体专业水平所制约。比如,新入职“”的老师和学生发生 矛盾与冲突 ,很可能是由于老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不足引起的。因此,师德建设要适应老师专业进展的阶段特征,确定师德建设的目标,在内容、方法上也要有所侧重。因此,师德教育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与老师专业实践相结合。尽管老师专业进展的途径众多,但是都不能代替老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场景中的日常专业实践。师德主要表现在老师的专业实践当中,专业实践也是老师师德建设的重要途径。老师的许多优良品质是在专业实践中形成与进展的,专业道德法律规范只有在专业实践中才能内化为老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