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老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背诵版2024 年老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背诵版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一) 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孟子: “教育” 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 尽心上》 孔子: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启发教育, 启发教育的来历) 《学记》 : 专谈教育, 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开而弗达则思(启发原则) 蔡元培: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大学精神就是“囊括大典, 网罗众家” 杨贤江: 中国第一个马克思教育家 《新教育大纲》 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世界上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人是克鲁普斯卡娅 赫尔巴特: 主张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教育心理学》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泛智教育) , 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杜威: 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 三个中心: “儿童中心” “活动中心” “经验中心”《民主主义与教育》 :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布鲁纳: 发现式教学, 提出学科结构理论 赞科夫: 《教学与进展》 , 三大原则: 高难度、 高速度、 理论知识起主导 根舍因: 范例教学模式(对数学教育影响很大) 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 布鲁纳、 赞科夫、 根舍因 (二) 教育 •教育的涵义 广义的教育: 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 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养进展的活动就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 学校的教育, 是教育者根据社会进展的要求, 在特定的教育场所, 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 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进展的过程 •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内容,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 是承担教的职责、 施加教育影响的人。 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 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 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特点有进展性和不成熟性、 可塑性和可教性、 能动性和主动性。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传授的知识、 思想观念等内容。 特点目的性和价值性、 进展性、 形态的多样性。 三要素的关系: 在三要素中,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