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历史,多少古人豪杰,几多谆谆教诲:秉公办事,执法如山的包拯; 官风清若一枝竹,”“”囊空如洗两袖寒 的廉吏郑板桥; 慎之又再慎,谦逊以自束 的陈毅元帅等等,他们或平生宦海清风长存,或平生情操纯似冰雪。他们虽然一一远去了,但那古朴的风骨已化作不朽的精神,撑起我们民族的脊梁, 成为我们难以忘怀的永恒记忆... 他们是阳光,有了阳光才会驱除阴霾;他们是清风,有了清风才会吹散乌云;他们是清水,有了清水鲜花才更加灿烂。他们那廉洁的精神,代代相传,至今仍是我们和谐乐章中永远不变的旋律。忘不了教育局领导,亲临学校指导工作的身影;忘不了教育局领导,与老师诚信沟通的情景。 他们一丝不苟地抓党风建设,听民声 、察民意、恤民情、深化调研,提高老师们的思想“”觉悟,净化基础教育的沃土。不失时机地在学校中开展 创建学习型集体 的活动,随即在老师中形成了不比金钱比知识、不比吃穿比教学、不比傲气比爱生、不比荣誉比科研的正气之风。“”但立直标,终无曲影 ,有了这许许多多难以忘怀的记忆,有了教育局领导的率先垂范,有了一支支优秀的老师队伍,才有了我们桃城教育美好的今日。滏阳小学,为给孩子们创设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学校建了语音室、电脑室、古筝教室等。完工后,商家邀请学校领导班子吃饭,大家都婉言谢绝了。他又拿着一套精致的化妆品来“到校长办公室,校长看着礼品,真诚地说: 假如你真想为我们做点什么,就用这些钱给我们几个教室按上电扇吧。”于是学生们就有了一个个凉爽的夏天。为给学校买窗帘,主管副校长曾跑遍整个市区,货比三家,价廉者取之;在给电脑室和古筝教室配备凳子时,为了每个凳子里省下两块钱,教务主任顶着寒风、冒着雪花奔波整整一个下午,直到万家灯火时,才拖着疲乏的身……子向家走去;放学后或者双休日,教学楼里常常传出丁丁当当的敲打声,那是总务主任在亲手为低年级的学生检修桌凳,老师们看在眼里学在心里,纷纷效仿,于是这叮当声便成了滏阳小学里的最和谐乐曲。不知道有多少次,教务人员为了设计合理的评价制度、为了精选老师论文、为了讨论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常常工作到深夜,门卫师傅感动地悄悄为他们煮好方便面。每一个滏阳人都是这样在默默地克己奉公,洁净办事。“常挂在校长嘴边的一句话是 一厘一毫民之膏腴,学校的一分钱虽少,但那是公家的,谁”浪费谁就是在犯罪 。在她的眼里,人民群众的口碑远胜过一枚枚耀眼的奖章。“” 真水无香,真爱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