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 检测应用于早期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摘要】目的探究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应用于早期宫頸癌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1220 例接受宫颈癌筛查及诊治的女性,其中 255 例患者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阴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查结果阳性,为其提供阴道镜检,探究年龄、感染及 HPV 类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不同年龄组 HPV 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 255 例为 HR-HPV 阳性,感染率为 20.90%,其中诊断为 16 亚型的有68 例(26.67%),占比最高,其次为 18 亚型,共有 55 例(21.57%)。255 例患者中,多数为单一感染,共有 186 例,占比72.94%,感染双重、三重、四重分别有 53 例(20.78%)、15 例(5.88%)、1 例(0.39%),讨论中未检出五重及以上感染者。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患者与宫颈癌患者 HPV 多重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病理组 HPV 多重感染率与其他病理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 感染是宫颈癌的重要病因,但并非所有感染了 HPV 病毒的女性都会患宫颈癌,HPV 检测在早期宫颈癌的筛查中意义重大。【关键词】宫颈癌;筛查;人乳头瘤病毒HPV 作为一种能引起皮肤黏膜鳞状上皮增生的病毒,皮肤型的感染率较为普遍,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生殖器持续、多重感染 HPV 病毒引起的生殖器疣和宫颈癌[1]。本讨论对宫颈细胞学检查无异常而有 HR-HPV 感染的受检者进一步借助阴道镜检查,以达到尽早发现及治疗宫颈癌的目的,现报告如下。患者为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阴性、HR-HPV 检查结果阳性,年龄 21~68 岁,平均年龄(35.8±10.7)岁;32 例患者年龄≤25 岁,75 例患者年龄 26~35 岁,81 例患者年龄 36~45 岁,67 例患者年龄≥46 岁镜检后有52 例结果为阴性,无异常,未取活检;203 例结果为阳性,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1.2 方法1.2.1 器械与试剂采纳德国莱斯康(Leisegang)光学电子阴道镜,借助其数字成像系统检查;5%乙酸溶液:利用蒸馏水稀释纯的无水乙酸;碘溶液避光保存于棕色玻璃瓶备用。1.2.2HPV 分型检测技术:导流杂交基因芯片(HybriMax)技术对高危、低危亚型进行检测,前者主要检测 16、18、30、31、33、35、39型,后者主要检测 6、11、42、43、81 等型。1.2.3 组织、病理学检查借助阴道镜完成检查,主要过程为阴道窥器探查宫颈,采纳棉签将宫颈可见分泌物除去,在其表面使用已稀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