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解放思想,对象多在于意识形态的层面。经过 30 年改革开放,坚冰已经打破,意识“”“形态的障碍基本不在。我们所面对的是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和 如何实现科学进”展 的问题。能否形成强大的解放思想动力,是决定新一轮解放思想程度和效果的关键。“”“党的十七大将 继续解放思想 作为大会主题的重要内容,作为 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进展,促进社会和谐 的先导。可以预想,新一轮思想解放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科学进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历的几次大的思想解放,都带有明显的 问题导向 特点。 真”“”“理标准 讨论引发的思想解放,实际上是由 走什么道路 问题引起的。在冲破了 两个凡”“是 ,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后,我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姓社姓”“”资 讨论引起的思想解放,是由 改革向何处去 问题引起的。在认识到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才得以明确。 姓公姓私 讨论引“”起的思想解放,是由 中国进展的依靠力量和动力在哪里 问题引起的。在认识到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后,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共同进展的大好局面由此出现。总之,思想解放在不同阶段、以其不同的重点,在正本清源、排除干扰、拓宽视野、增强动力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一轮解放思想与以往几次的区别在于,第一,以往解放思想的针对性非常明确,经过讨论甚至争论后统一思想,最后将思想解放的结果写进党的文件。而新一轮解放思想中,对“哪些具体思想需要解放,各地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第二,以往解放思想主要是围绕 什么”是社会主义 展开的,对象多在于意识形态的层面。经过 30 年改革开放,坚冰已经打破,“”“意识形态的障碍基本不在。我们所面对的是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和 如何实现科”学进展 的问题。国家在基本观念和战略层面上已经提出要求,但这些问题的真正解决需要各地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制造性的工作。第三,新一轮思想解放的背景,是我国进展中面临的新形势和产生的新问题。与 30 年前相比,我国经济社会进展的水平、条件、环境、目标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新形——势带来了新要求,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如何在全面开放的条件下,保持我国经济的自主性;如何在工业化快速进展条件下,保持工业与农业协调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