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卷第 3 期2024 年 8 月数 学 教 育 学 报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Vol.12, No.3 Aug., 2024教学进展进程中的进化与继承——对两节录像课的比较讨论李士钅奇,杨玉东(华东师范大学 数学系,上海 200062)摘要:20 世纪 80 年代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启发式”,“讲深讲透”成为追求的手段,在客观上占据了学生可以主动发挥 的时间和空间.在 20 世纪 90 年代,大家比较推崇能力培育,“老师主导”有所“让步”于“学生主体”,老师在实施教学时 相对开放,“讲深讲透”转变为“精讲多练”,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相应增多.在大约十年的跨度上,优秀老师都十分重视“双基”训练,培育学生高水平思维能力的传统仍然被继承下来,成为教学进展中一种稳定的因素.关键词:个案;比较讨论;定性讨论;教学策略;教学行为关于数学教学的讨论一直是令人关注的课题.不少教学讨论指出,老师的教学策略和行为可以说明他所持有的相关的理念[1~2],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讨论者会从各自不同的视角,采纳多种多样的方法对此开展探究.本文所要报告的是我们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进行的一项关于教学的讨论.1方法1.1讨论对象和目的我们的讨论对象是关于平面几何定理教学的 2节课的录像.这 2 节课都采自上海的市重点中学.老师 A 的课是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录像,课题是中位线性质定理.老师 B 的课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录像,内容包括了三角形和梯形中位线性质定理,都是当时作为典型的优秀课例录下来供学习和讨论的.我们试图从现象学的视角,像观测自然现象那样,客观、认真地了解现象入手,审视、分析这 2节时间相距十来年的 2 节课,主要围绕教法问题, 从整体概貌到局部及细节,从现象到背后的教学理念,寻找和比较老师教学行为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目的是确认出,我们的数学教学在改革开放、国外理念引入、国内观念更新的大环境下,老师选择的教学策略及具体的教学行为究竟是如何表现的,经历十来年以后发生了哪些演化,又有哪些方面没有改变,这些变与不变的实质含意有哪些,从纵向进展上梳理出特定的时代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针对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和行为,评价和归结出一定的进展走向,领悟在一定时期内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进展成果和传统继承的趋势,并反思其中的不足和倾向.1.2设计策略和方法本讨论的基本设计思路是“个案比较讨论”, 从比较的角度聚焦于 2 个教学个案.我们的策略是: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