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实践_论文“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实践_论文 摘要:文章先阐述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实践的意义,然后提出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实践,包括做好学生理想信念的引 领者、做好学生日 常事务的管理者、做好学生素养培育的推动者、做好学生信赖的知心朋友。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辅导员工 高校在人才培育、科学讨论、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 党和国家提出“双一流”建设构想并出台了系列政策。“双一流”建设需要高水平的大学治理,而大学治理离不开高校辅导员。 在此背景下, 辅导员工作如何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值得探究。 一、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意义 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自身进展的诉求, 而且是推动国家整体进展的战略举措, 是党和国家结合世界进展新态势、我国经济社会进展新要求和全球高等教育进展格局新变化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 “今日,党和国家事业进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 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1] 。 世界一流大学有一流的科研团队、一流的高素养学生、一流的师资队伍, 也应有一流的学生教育管理服务。 浇花浇根, 育人育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 辅导员工作更多是在青年学生脑子里面搞建设, 是教育广阔青年爱党、爱国的重要途径, 是学生人格培育和信仰塑造的现实载体。 学生只有在筑牢理想信念、 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讨论、学术创新, 才会饱含中国特色、中国风格。 二、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实践 (一)做好学生理想信念的引领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培育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2] 。 首先, 辅导员要对党史国史民族史、党章党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系统学习, 实现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 其次, 辅导员应利用三下乡社会实践、主题演讲辩论、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多种接地气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教育,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最后, 要抓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