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劳动基地打造校园文化大树小学董秀红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大家好:今天我带着一个学习交流的心愿,怀着一份虔诚的心情和大家一起来谈谈“如何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特色学校”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依托劳动基地打造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创立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也是学校创新发展的生命所在。它需要整体规划,科学实施;需要与办学特色相匹配,统揽主题;需要以人为本,让师生成为校园文化的主人。我校秉承这些理念,努力打造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构建校园特色文化,全面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学校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小学,并且建校久远环境设施陈旧老化,环视学校环境除了陈旧的建筑就是板结僵硬多年的土地,荒芜闲置,整个校园缺乏生机和活力。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成为学生的乐园。我校从挖掘资源,寻找根基开发资源,创建基地整合资源,彰显特色为主线,结合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努力进行劳动基地的创建“小小植物园”一、挖掘资源,寻找根基我校学生 90%都是农村孩子,这些学生从小对农村的各种蔬菜以及农作物接触比较多,但是真正了解农作物的孩子却没有几个。尤其是现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很少参与农活,对植物的生长及管理知识几乎一窍不通,甚至有的孩子对自己家里种的蔬菜都叫不上名字,更谈不上种植了。再次,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里几乎所有的家务活都是父母帮忙做的,缺乏劳动意识,缺少最基本的劳动技能。我们都知道,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是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基本技能,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有较大的帮助。从我校资源来看,我校地处前大树、中大树村头,两所校园里不仅有各种花草的美丽园景,还有柿子树,红果树,更有大面积的劳动基地,每年都要种植各种花草、蔬菜和农作物,非常方便地让学生实际参观,实地参与劳动。从师资来看,我校有多数教师都来自农村,有着非常丰富的劳动经验,有利于指导学生的教学及实践操作。二、开发资源,创建基地我校闲置的土地很多,每班教室的前面都有一大块空地,下雪下雨过后教室前面都成了烂泥塘,学校环境不堪入目。(这是创建基地前的一些照片)学校经研究决定,将这些空地开垦出来建成小植物园。季节不等人,说干就干,学生从家里带来锹和镐,自己班前的空地就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