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作者到底是谁?《水浒传》作者到底是谁? 出一道文学知识填空,问《水浒传》的作者是谁,您多半会填“施耐庵”。严格地讲,这是不准确的。可您马上找来一本《水浒》,拍打着封面指《水浒传》作者到底是谁?侯会侯会的博客给我看:书上印的,还有错?——别急,您听我说。 您拿的这本《水浒》,不用说只有七十回,故事结束在大聚义。这是经明末文人金圣叹删削的本子。此书的确署名施耐庵,前头还有施耐庵的自序(对不起,这序是金圣叹伪造的);不过它是《水浒》几种版本中出现最晚的一种。 《水浒传》的主要版本有三种(这说的是繁本系统),最早的是一百回本,其次是一百二十回本,最后才是七十回本。 百回本在大聚义后还有受招安、征辽、征方腊。百二十回本则是在征辽、征方腊之间又插入征田虎、征王庆(此本又称《水浒全书》或《水浒全传》)。——金圣叹的七十回本,则是在百二十回本的基础上,删掉大聚义以后的内容、整理润色而成。(此本又称《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后来简称《水浒》)。 那么,早期的百回本又是如何署名的呢?——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百回本,是明万历三十年前后的杭州“容与堂”刊本,书名题为《李卓吾先生批判忠义水浒传》。可我们从头翻到尾,竟找不到作者的名字! 一部几十万字的厚重大书,不注明作者,反把评点者“李卓吾先生”捧得高高,冠于书名之上,这是哪家子的规矩?——其实在当时人看来,这样的做法却是稀松平常、司空见惯的。 《水浒传》作者到底是谁?侯会侯会的博客翻翻明清出版的小说,类似书名比比皆是:《李卓吾先生批判西游记》、《钟伯敬先生批判三国志》、《陈眉公先生评点春秋列国志传》、《彭城张竹坡批判金瓶梅》……连《红楼梦》的早期抄本,不也题为《脂研斋重评石头记》吗? “脂研斋”不是作者,是评点者的笔名。作者是谁,书中始终没交代。只说书稿是由空空道人在一块大石头上抄来的,经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整理而成。尽管读者大都认可曹雪芹的作者身份,可书中到底没把这个名分正式授给他! 说起来,古今小说家的待遇真有天壤之差!今日某作家出了两本畅销书,把大名堂而皇之地印在封面上,不但版税滚滚而来,还要四处签名售书、接受鼓掌与鲜花,可谓名利双收!古代情况则大不相同。 自古文坛只重诗词曲赋、唐宋八家,小说是上不得台盘的。文人雅士但凡有点“能水”的,谁不去攻《四书》、考科举?只有那些没出息、少理想的落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