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三个人的美术史

三个人的美术史_第1页
1/5
三个人的美术史_第2页
2/5
三个人的美术史_第3页
3/5
三个人的美术史“林旭东、陈丹青、韩辛——四十年的故事”展继去年年末在中国油画院美术馆举办后,又于今年上旬在江西省美术馆和上海美术馆巡展,引起不小反响。观众可以从展览中读到三位相识相知四十年的画家彼此的故事与记忆。印象派的长期实践被认为“立派”,达达群体的喧嚣则伸张“主义”,中国的八五运动,一上来就自称“新潮”……在我们熟知的这些故事中,有对抗,有艺术,俱皆呈现为运动的形态,运动,从来诉诸于“主张”和“宣言”。今日我们看见的种种画展,莫不有为:全国美展为了“全国”,“美”倒是其次,这是谁都明白的;联展为了展示团体,个展为了呈现自己,这也是谁都会同意的——林旭东、陈丹青、韩辛的这次画展,自然也可视为一种“联合”,但展览自身的语义和叙述,却没有任何主张、宣言,也超乎了通常所见的“联展”概念。一个不成其“运动”,也不见其“主张”的三人展,观众会看到什么?此“联展”非同一般的“联展”三个活生生的人,这三个人,构成他们自己的美术史:首先是人,其次是美术,然后是史——并非所谓“美术史”:就时间脉络看,这项展览是三个画家相识相交四十年的故事,这些故事,编织为他们自己的“美术史”。其中,除了陈丹青,林旭东与韩辛并不在国内官定美术史名单中——林旭东或许名列当年的“连环画史”——三十年前,这份名单将三位老友彼此分开,如今,他们的名字和画并列在同一展厅内,由四十年的时间线索,紧密串联。展厅入口的大幅黑白照片,是 2024 年三位老友骑着自行车穿越上海的弄堂,笑得正快乐,一如他们的年轻时代。那是动乱的年代,岁月荒荒,他们躲在角落偷听苏联录制的欧洲古典音乐,自学绘画,彼此玩笑,八九十年代,三个人各走各的路,到了新世纪,又凑在一起画画,倾听当年的音乐曲目,依旧彼此玩笑……在展厅中,四十年光阴转为物质与文字,在中国油画院美术馆的墙面上交错并置,灯光下显得很静、很亮。门首两侧的墙上,是三位老友的三篇自述,作品由左右两端展墙挂开,按年代顺序,依次分段,往展厅深处延伸:启始于 70 年代三个自学少年的自画像,以及欧洲名作的临摹,终结于 2024 年各自的写生和创作。每一展室印在墙上的解说文字,关于画,关于人。陈丹青与韩辛各自写了十余段,林旭东寡言,文字仅三段。此外,半数以上的画作配有图说,陈丹青与韩辛的叙述各占一半,这是两个多话的人:一个爱听表扬,一个乐于夸奖,此刻汇聚美术馆墙面,话还在讲。三个“六十岁的年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三个人的美术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