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五) 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类型一 对实验过程的分析1.[2024·吉林]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 pH 传感器测得溶液的 pH 变化如图 G5-1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图 G5-1(1)向 A 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 。 (2)曲线上 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3)C 点溶液中含有 种溶质。 2.[2024·常州]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如图 G5-2 所示装置讨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 pH 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 G5-3 甲和乙。图 G5-2图 G5-3(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仪器 A 中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图乙中 V 的数值最接近 (填“6”“12”或“16”)。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A.图甲中 b 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 NaCl 和 NaOHB.取图甲中 d 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C.图甲中 c→d 所示溶液中 NaCl 的质量不断增加D.图乙中 e→f 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3.[2024·金华]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展开了系列实验。实验操作如图 G5-4 所示,用试管取 6 mL 氢氧化钡溶液,往试管中加入 6 mL 稀盐酸,等分成两份。图 G5-4实验证明(1)往其中一份混合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呈无色。说明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 ,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继续探究(2)能否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盐酸中 H+参加了反应?于是往混合液中滴入石蕊溶液,发现变红色,溶液呈酸性,这不能证明盐酸中 H+参加了反应。讨论后,形成了新的对比实验方案,将步骤补充完整:① 往盛有另一份混合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镁片;② , 加入等量的镁片。(3)证明原混合液的盐酸中 H+参加了反应的现象是 。 微观解释(4)从微观上分析: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实质是 。 4.室温下,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利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盐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如图 G5-5 所示。图 G5-5(1)由图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中和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或“无热量变化”)反应。 (2)在 A 处溶液中加入石蕊,溶液呈 色。 (3)B 处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4)B 到 C 的过程中溶液的 pH 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无变化”)。 (5)在 C 点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现象为 ,化学方程式为 。 类型二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5.[2024·怀化]某化学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