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白垩纪恐龙足迹群“皇龙沟”位于山东诸城市皇华镇大山社区西南,是一条长 1500 米东西走向的大冲沟,因纪念传说中一条善良、高大、威武、奇妙的蛟龙而取名“皇龙沟”。当地人很早就发现了称之为“天鹅爪”的奇怪脚印,但直到 2024 年,这些脚印才被是恐龙脚印。这里恐龙足迹群极为壮观,密集区位于皇龙沟南侧的陡坡上,东西宽 50 余米,南北长 60 余米,垂直深度约 15 米。整个斜坡由坚硬的岩层构成,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清楚恐龙足迹多达 2000 多个,密密麻麻、保存得非常完好。足迹群的形成古生物学家对化石岩层进行了细致地讨论,發现化石层上保存了大量清楚的波浪痕迹,而这种波痕只有在浅水区才能形成。因此,专家推测在白垩纪早期这里存在一巨大的湖泊,皇龙沟这个地方属于滨浅湖环境。这种环境下,地表的湿度、粘度、颗粒度都很容易在恐龙踩踏后留下足迹,且易保存下来。在化石层上,专家们还发现一种沉积构造——泥裂,泥裂是富含水的沉积物,特别是泥质沉积物,曝露干涸、收缩产生的裂隙。泥裂的存在说明了足迹形成后经历了严重的干旱与暴晒而固定成型,之后大雨及时来临,携带的新泥沙将这些固化成型的足迹掩埋起来。经历了亿万年,地壳在不断的变动,先是下降石化,之后又抬升暴露出地表。正是这些自然变化巧妙地“凑”在一起,才“制造”出如此完美的足迹化石群。皇龙沟足迹群的种类世界上发现的所有恐龙足迹被分成三大类:兽脚类足迹、蜥脚形足迹和鸟脚类足迹,这里已经确认的恐龙足迹化石为前两类。而这里的兽脚类恐龙足迹又有三种,较小的兽脚类恐龙足迹仅有 7 厘米左右,较大的兽脚类恐龙足迹在 40 厘米左右,还有一种新发现的兽脚类恐龙足迹,因足迹肥肥胖胖的,像盛开的百合花一样,因而得“东方百合肥壮足迹”之名。兽脚类恐龙是肉食性恐龙,主要靠捕食其他动物为生,它们不断的追逐,因此其足迹范围分布很广。兽脚类的恐龙足迹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后脚通常有三个脚趾,三个趾前面常有尖锐的爪迹。据专家推测,这里最大的兽脚类恐龙身长可达到 6.4 米。另一类则是四足行走的蜥脚类。最大的蜥脚类恐龙的足迹直径超过 1米。蜥脚类恐龙是迄今为止地球陆地上出现过的最大动物,它们的身体像个巨大的酒桶,为了支撑巨大的身体,它们的四肢像柱子一样粗壮有力,但是脚趾却很短,在整个脚掌上的比例没有兽脚类上的那么大。所以,它们留下的足迹基本是圆形的,但前足和后足并不完全相同。据...